直以来,德江县枫香溪镇坚持把粮食生产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中之重,严格落实“党政同责”,积极贯彻落实国家“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粮食发展战略,由基层党组织带头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充分发挥资源禀赋,真正实现粮食生产增产增效。
藏粮于技 护航粮食生产安全
“你看,这片玉米地叶色偏黄,说明肥料不足,要及时追肥,促弱转壮。”近期,该镇农业服务中心技术人员,像往常一样走进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农户做好玉米的田间管理工作。
针对春季农业生产需要,该镇及时启动以包村联户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农业科技服务,每周下沉至全镇农业生产一线,指导农户春耕田管,每奔赴一地都会针对当前地块苗情况给相应的技术指导。同时,通过进村、入户等方式深入田间地头现场开展农业科技服务和培训;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微信等媒介,做好春季农业生产技术线上指导、培训和咨询服务等工作。
实现粮食增产增收,不仅技术指导是关键,农机支持也是重要因素之一。走近水吞牛村,只见村民王世强推动旋耕机翻耕起垄,他告诉我们:“以前三个人的活,现在用机器一个人就能完成,省时省力,方便得不得了”。在枫香溪镇像王世强一样拥有家用旋耕机的农户不计其数,科技的发展大大地为粮食生产提质增效提供了保障。
据悉,今年以来该镇组织技术人员下沉一线开展技术指导共计20余次,获得群众一致好评。
藏粮于地 集中整治撂荒耕地
春回大地,万物生长,最近下的及时雨给春耕生产带来了贴心的礼物。
农田是粮食生产的根基,是农业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所在。这些天,趁着天气晴朗,枫香溪镇枫溪社区在学习贯彻好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同时,对耕种条件差、劳力缺少、产出效益低等因素形成的撂荒地,持续进行复垦复耕,确保高效推进撂荒地统筹利用。
为了全域推进撂荒地整治,该镇因地施策,大力推广撂荒地代种、托管和入股分红等模式,同时,通过生产资料和现金补贴等形式激励合作社、种粮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通过土地托管或土地流转,实现规模化经营,提高种粮收益。
水吞牛村偏岩组的土地肥力不太足。好在人勤地不懒,只要耕种得当,讲究方法,比如采用休耕、轮作,那土地同样会回馈丰厚。当地村民说:“现在开始慢慢耕作,多放一些农家肥来提高地力,猪粪牛粪最好,那明年土壤就会好起来。”
藏粮于民 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人是关键因素。
一直以来,枫香溪镇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严格执行国家粮食相关补贴政策,调动了农民种地种粮的积极性;严格落实粮食收购政策,健全粮食收购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市场监管,切实保障农民利益。把粮食产能藏在粮农素质中,大力助推了乡村振兴的发展。
同时,该镇加快培育新型粮食生产经营主体,培养了一大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
“我们村的联系领导经常到村来给我们开展培训,还邀请专业的技术人员和业务人员来给我们讲解相关优惠政策,让我们对政策不再是一头雾水。”双坝村村民种植大户冉景财说道。
据该镇农业服务中心负责人介绍,今年该镇将粮食播种面积纳入乡村振兴及党建工作考核当中,确保粮食播面只增不减;同时,有关部门将持续宣传动员做好粮食生产准备,推广生产机械化、优质品种以及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措施,开展技术培训、领导领办示范田,做好农资储备工作,高质、高效推进相关项目实施,为夏粮丰收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