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月已过古稀年,人老更觉天地宽。晚来静观鳅戏月,晨起坐听鸟谈天……”一说到如今村里的变化,玉屏侗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枹木垅村74岁的龙为柱,不由自主地朗诵起了自己写的打油诗,字里行间无不透露着对如今生活的赞美。
枹木垅村地处玉屏自治县皂角坪街道南部,民风淳朴,邻里无间,祖辈保留和传承的家风家训文化,不仅引领着村庄民风的向善发展,也见证着村民生活水平的变迁。
“邻里关系越来越和睦,村里的环境也越来越干净。最让人舒心的是茶余饭后,不仅能在长廊聊天,还能在广场锻炼身体,现在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龙为柱笑着说道。
行走在枹木垅村,随处可见干净平坦的村居小道、整洁美丽的门前花园、幽静美观的长廊。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让如今的枹木垅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此外,村里还从乡风文明建设上着手,打造了仁义孝道牌匾、家风家训牌匾、《村规民约》等文化长廊,不仅装扮了村寨,更成为了凝聚村民情感的纽带。
功德碑的设立就是村里的一项亮点之举。自2014年以来,枹木垅村大力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当村民们看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变化后,纷纷自愿加入到家乡建设当中,有钱出钱、有力出力,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截至目前,枹木垅村已建成11个文化广场,大多数为村民捐款捐物修建。
“基本上每一个村民组都会有一个募捐名单或者功德碑,上面记录着在村集体建设过程中,所有无偿捐献款项或物资的村民,款项从几百元到十几万元不等。”枹木垅村委会副主任龙仕成指着井口旁的功德碑说,刻碑立志就是要“扬善举、示后人”,让和谐奋进的文明新风尚在全村“开花结果”。
如今枹木垅村乡风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人居环境大大提升。说起村里的变化,龙仕成自豪地说,“得益于家风家训和《村规民约》的制定,推动了村里乡风文明的建设,村民间的口头纠纷少了,人居环境也越来越好了。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推进‘最美庭院’‘文明家庭’等评选活动,让乡风文明更加深入人心。”
枹木垅村的乡风文明建设只是玉屏自治县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玉屏自治县积极以提升公民文明素质、促进家庭和谐、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为落脚点,深入挖掘优秀家风家训歌、修建家风长廊(广场)、开展“文明家庭”评选等活动,推动形成爱国爱家、相亲相爱、向上向善、共建共享的社会主义家庭文明新风尚。
截至目前,玉屏自治县先后获得“省级文明乡镇”3个、“市级文明乡镇”1个;“全国文明村镇”2个、“省级文明村镇”5个、“市级文明村镇”27个,“县级文明村镇”15个,文明村镇创建率达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