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净河清,瓦屋河成了野鸭的“新居所”!
2022/04/01    来源:文明铜仁公众号     点击:579   

“最近经常在瓦屋河看见野鸭的身影,这在以前是非常罕见的。”近日,住在碧江区瓦屋河附近的村民张先生告诉笔者。

1.png

  野鸭的“定居”,是河流生态系统健康的旗舰级指示物种。近年来,铜仁市高度重视碧江区瓦屋河流域治理工作,始终把水环境治理放在突出位置,通过实施流域生态治理——底泥清理、修建生态阻隔墙、生态恢复等工程,不仅让瓦屋河流域水质明显好转,水生物种群和数量大幅上升,生态景观得到进一步美化,更实现了“生态修复+生态旅游+生态扶贫”的铜仁新模式。

  据了解,瓦屋河流域治理总投资14659.22万元,项目整体已于2020年全部完成竣工验收工作。

  在瓦屋河流域生态治理过程中,铜仁市按照“化整为零、逐步推进”的方针,将瓦屋河流域污染防治与生态修复项目划分为2段4工程,即尧头-龙塘段、黄家寨-漾头段和碧江区瓮慢河汞污染治理工程、万山区敖寨河汞污染治理工程等子项目,确保流域治理循序渐进、分块实施、整体推进,取得实效。

2.png

  化整为零,区块划分后,接下来最重要的就是全面实施。

  铜仁市从“加强领导、科学规划、全面实施、强化管理、宣传群众、落实责任”等方面,通过全面精准的调研后,确定并实施了清淤、阻隔、恢复等措施,即对瓦屋河流域河道进行清理,将清理出的底泥进行筛分后,将废渣及河道底泥运至干化场进行二次细筛、重力脱水及化学固化处置,达标后再运送至填埋场安全封存。

  消除河道底泥中污染物的二次释放,有效改善了河道水质环境,确保两岸农田的灌溉用水安全。截至目前,瓦屋河流域实施治理河道64.77千米,清理河道污染底泥86.19万立方米,修建生态阻隔墙53643.36米,修建生态护坡38850平方米。

  生态治理不能只是停留在清理上,要从整体出发,系统性地开展工作。因此,瓦屋河流域生态治理,生态恢复很重要。

3.jpg

  对此,铜仁市将生态治理与脱贫攻坚相结合,通过对废渣治理点进行生态恢复,将废弃地恢复为林业用地,聘用当地村民种植与当地生态发展相协调的红叶石楠、红花继木、桂花树种等,既实现了瓦屋河流域生态治理的恢复,又帮助当地村民通过生态恢复过程,实现增收。

  截至目前,瓦屋河流域河道两岸生态恢复面积达56367平方米。

  瓦屋河流域治理是系统性的生态修复工程,不仅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达到防风固渣、净化大气、产生氧气的效果,而且整个生态系统的变化,为野鸭等生物的繁衍生息创造了得天独厚的条件,引来了这些“小精灵”栖息,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同时,当地还发展了生态旅游等项目,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原则,实现了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