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走进沿河自治县板场镇洋溪村,一座依山而卧的自然村落浮现眼前,让人沉浸到这样的诗情画意中。
走进洋溪村,红板壁、白窗子、黑柱头的青瓦木质民房依山而建,布局严整、风格古朴,青山绿水之间颇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眼前一幢幢保持完整的土家吊脚楼、四合院等造型别致的民居风貌随处可见。石墙、院坝、巷道,土家屋脊,飞檐翘角,鳞次栉比。古桥、古井穿插其间,闲庭静院古风犹存,叫人乐不知返。
"洋溪村有200多年历史,保存得非常好,我们村还存在一些很有价值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比如花灯、傩戏、山歌对唱等。"洋溪村党支部书记宋泽纯告诉记者。
洋溪村是住建部第四批批复保护的"国字号"传统村落。辖十个村民组近3000人,土家族人口占90%以上。村内保留着完整的古代建筑群,文化底蕴深厚,资源丰富,特别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以宋朝清为族长的宋氏族人,将建好的宋氏宗祠改作学堂,用于办学,非常有名气。当时有现重庆酉阳、秀山,贵州印江、德江、松桃等地的学子前来这里求学读书。
沿着弯曲的石板小路走在村子里,家家户户房前屋后干净整洁,勤劳的洋溪人正在庭院里用石磨磨面粉、舂碓打糍粑。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现在许多地方石磨早已成为乡间静静地躺在一旁的废弃物,但洋溪人还保持着原汁原味的"乡愁记忆"。
"我从外面回来看到我们家乡、我们村变化非常大,道路非常干净,在干净的同时我们村里那种小时候的味道还是没有变,老人遗留下来的东西都还保存着,这点让我非常欣慰。"该村村民宋亦菲说。
平时闲来无事,村里人还会唱起土家山歌、跳起土家传统花灯戏,用欢快热烈的歌词洗去一天农忙的疲惫。歌词生动、朴素、明朗,不雕饰,直接体现出土家人随着季节的变化,奉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闲适生活。
"下一步,我们将围绕‘四新’抓‘四化’,主要从旅游产业化方面将洋溪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挖掘保护好,让在外务工的游子回到家能够找到心灵的寄托,同时让洋溪村这张传统村落的名片走得更远。"板场镇组织宣传统战委员周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