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木清华寄希望,乡村一派新气象。涓涓细流,扑鼻花香,村民热情……走进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缠溪镇驷马村,到处充满生机与魅力。
过去的驷马村,山顶上的村民,交通不便,水、电等基础工程难以完善。为改变这一现状,村支两委组织启动了集中建房计划,利用集体荒地依山建房。通过村支两委的不懈努力,如今已有71户搬迁到此,基本实现了“六通八有”。
缠溪镇驷马村寨门。
缠溪镇驷马村村容村貌。
在该村吴海霞的家中,空调、电视机、沙发等样样齐全。邻居正聚在她家,聊天唠嗑,一派温馨和谐的场景。“现在党的政策好,我们集中建房还有补助。建好后屋内屋外漂漂亮亮,有篮球场、公共厕所,家家户户门前种上了花草树木,还装上了路灯,各方面都改变了,过上了好日子。”吴海霞高兴地说道。
邻居在吴海霞家中做客聊天。
近年来,政府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的提升投入,在驷马村修建了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的文化广场,设置了乡愁馆、乡愁体验馆、乡村KTV,还修建了观光步道、凉亭、吊桥等景观点。
缠溪镇驷马村第一书记向群众宣传乡风文明建设积分管理。
精神文化生活丰富了,村支两委又积极探索乡村治理模式,建立符合村情、民情的“村规民约”,将保护环境卫生、滥办酒席、燃放烟花爆竹、赡养老人等写入村规民约,并组建乡风文明建设志愿者服务队,分成保洁、公共事业维护等四个小组,积分管理分别设置12个加、减分项目,改变村民的不良习气,推进移风易俗。
村民杨昌雄感慨,现在驷马村的居住环境和以前住在山上时简直是天壤之别。村民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和谐,文明素质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驷马村属于喀斯特地貌,土地贫瘠,曾是典型的产业空壳村。驷马村立足本村实际,积极争取各项项目资金先后发展了经果林300余亩、规模120头的生猪养殖场、30亩的黄花菜等产业。
市民到缠溪镇驷马村吊桥游玩。
“虽然受地理环境的影响,但在各级领导的关心和村支两委、村民们的不懈努力下,如今的驷马村集体经济逐步壮大,从去年以来,村里又打造了以休闲娱乐为主的旅游山庄。”驷马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杨启雄介绍道。
如今,走在驷马村的道路上,一步一景,步步是景,处处涌动着文明之风,茶余饭后的人们摆摆龙门阵、跳跳广场舞,个个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散发着无穷的生机和活力。
村民们在文化广场载歌载舞。
过去的穷山村,如今已成为印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样板村,年人均纯收入从2014年的2000元提高到现在的9800元,2017年被评为“省级文明村”,2021年村党支部书记杨启雄还被评为贵州省脱贫攻坚优秀基层党组织书记……
“驷马村能有现在的成果,主要来源于党的集中领导和基层党组织的艰辛努力,最关键的是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和拥护的结果。如今居住环境变好了,人民生活美满了,人民群众也满意了。”缠溪镇党委书记任廷富说,下一步,将根据驷马村的具体情况,因地制宜适度发展产业,强化社会治理,促进乡风文明,保护好生态环境,最终实现全民共同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