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初冬,贵州省铜仁市石阡县大沙坝乡的山间蜜柚压枝低,柑橘满树黄,丰收的美景令人心醉。
“发展精品水果可以实现美化村庄和增加收入双效益。”红心蜜柚是大沙坝乡何家坝村的主打产业之一,种植大户赵兴彬从2016年起,从湖南引入蜜柚苗开始种植。“我们村的土壤、气候都很适宜种植蜜柚,初挂果时柚子的口感就比较甜,这让我有了信心。”
底气满满的赵兴彬将蜜柚的种植面积扩大到100余亩,品种也增加了白心蜜柚。取下套袋,淡黄色、清香的柚子冒了出来。“由于今年降温较早,红心蜜柚采摘期推迟了半个月左右,但果品的个头口感变得更好。”赵兴彬说。
一边说话一边剥开柚子,只见淡红色的果肉晶莹剔透,尝上一口,酸甜的汁水满溢齿间。“现在村里交通便利,批发商都是上门收果,批发价就是每斤2元至3元,还有的我们运到石阡县城或思南县城销售,价格在4元左右,我们何家坝的柚子还是有名气的。”赵兴彬说。
顺着种满蜜柚的山坡往山下走,一片浓绿中跳出点点金黄。“那一片都是柑橘,农户们就在这个星期要采摘完。”何家坝村村干部李林说。走进柑橘林,果香萦绕,满目金黄。正在采摘柑橘的村民崔绍勇种了近10亩柑橘。“我种的面积不算大,柑橘主要就近销售。”
何家坝村精品水果产业故事的主角可不只是蜜柚、柑橘,村干部李林告诉记者,从2016年以来,该村按照“村集体+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利益联结模式,陆续发展蜜柚、柑橘、奈李、加州早甜桃、黄桃、八月瓜等精品水果产业。目前,全村种植面积已达1350亩,每年可带动2万余人次就近务工,实现务工收入达140万余元,像赵兴彬一样的精品水果种植大户还有10多个。
近年来,大沙坝乡围绕“四季有花·四季有果”的产业发展定位,持续推进精品水果、油茶、生态绿茶、中药材、生态畜牧养殖、食用菌“六大”主导产业和八月瓜特色优势农业产业融合发展。其中,何家坝村、任家寨村、付家坪村、鲁家寨村、金星村的精品水果产业都颇具规模,成为带动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接下来,大沙坝乡将进一步引导精品水果种植大户开展精细管护,肥料尽可能施用有机肥,农药选择生物制剂或者低残留药品,通过套袋来隔离病虫害。在田间管理方面,全部实行人工除草,科学疏果保证商品率,春季防霜冻,夏季防冰雹,严格实行标准化生产。构建一条品种选育、苗木繁育、种植技术和回收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引进培养农技专业人才,为水果产业发展保驾护航。同时,要进一步鼓励合作社或大户到村开办水果加工企业,带动二产、三产链条式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