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舍 图 | 向学军
近年来,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依托梵净山优质文化旅游资源,坚持以全域旅游为抓手,通过抓好环境保护、景区建设、文化资源挖掘等,大力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旅游,推动旅游产业高质量发展。
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景区,是一个生态环境良好、气候宜人、风景秀丽的土家族聚居地,素有云中仙舍之称,村内有神奇的神龙潭、古法造纸坊、美丽的云舍湿地公园,民俗歌舞表演等特色旅游文化,是最适合发展乡村文化旅游的好地方。
络绎不绝的云舍游客 图 | 张雷羽
“通过旅游的带动,我在村里办起了旅游饭庄,我的饭庄收入非常好,光去年的纯利润大概有了30万元,家庭生活有很大的变化,把餐饮业做好,让游客来我们云舍享受农村特色菜肴,让游客来推荐和宣传我们云舍,是我们应该做的。”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村民杨华军说。
“以前,村里外出务工的人很多,我家也不例外,自从村里的旅游发展起来,先后获得了‘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中国最美乡村’和‘国家4A级景区’等荣誉称号,村里的基础设施建设得很快,也带动全村的群众发展了旅游业,我家也从外地回来,做起了民宿,创业增收,聘请了周边的群众到民宿就业,让更多地游客来我们云舍游玩。”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村民杨慧说。
云舍迎宾拦门礼 图 | 张雷羽
近年来,太平镇云舍村围绕“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目标,大力发展乡村生态旅游,充分挖掘土家女儿会、土家族婚俗表演、摆手舞、金钱杆、迎宾拦门礼、劝酒歌、打糍粑等多个古风习俗,编排了一系列旅游演艺精品节目,形成了“云中仙舍”乡村旅游品牌;修缮村内古桥、古民居、古巷道、古法造纸作坊,成立土家民俗博物馆、乡愁馆和旅游商品示范店,修建旅游步道、大型停车场等旅游基础设施,着力推动旅游事业可持续发展,让更多的老百姓吃上旅游饭、走上致富路。
云舍森林防火巡查的村民 图 | 张雷羽
“记得我刚嫁到云舍那会,云舍还是一个靠传统农耕方式生活的普通村寨,经济来源主要是来自于外出打工,自从云舍在各级部门大力支持和帮扶下 挖掘文化资源、改善基础设施、实行保护性开发 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村,来我们云舍的外地游客越来越多,老百姓纷纷加入了旅游行业,找到了一条在家门口挣钱的好路子,有的开起了农家乐,有的办起了民宿,还有的摆了摊点买点小吃和旅游纪念品,趁这个机遇,我家也开了农家乐和民宿,迎来了家门口就业的幸福生活。”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村民谢金萍说。
“近年来太平镇云舍村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守发展与保护两条底线,坚持可持续,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优势,挖掘旅游发展潜力,依托景区创建,不断完善生态湿地公园观光车道,旅游集散广场建设,观光长廊等基础设施,充分挖掘村内神龙潭、龙塘河、仙人洞等自然景观和土家筒子屋、古法造纸坊、土家民俗风情表演等特色旅游文化,大力推进‘旅游+’融合发展,不仅提升旅游业综合服务实力和经济效益,更以旅游业高质量发展助推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目前云舍发展农家乐、民宿客栈让村民们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创业致富梦想,过上了美好幸福生活。”江口县太平镇云舍村党支部副书记杨凤刚说。
古法造纸 图 | 张雷羽
江口县还借助2021年国际山地旅游暨户外运动大会和第十六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在铜仁召开契机,不断加大政策、资金扶持力度,制定江口县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云舍文旅开发建设项目,进一步完善云舍村基础设施,提升景观服务品质,促进“旅游+”经济效益逐步提升。
“随着旅游提质升级,向旅游业的纵深发展,多样化和个性化需求日益突出,文化底蕴深厚和交通区位优势明显的乡村地区成为发展旅游业的黄金宝地,依托绿水青山、田园风光、乡土文化等资源,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养生养老、创意农业、农耕体验、乡村手工艺等,使之成为繁荣农村,富裕农民的新兴支柱产业 利用‘旅游+’ ‘生态+’等模式,推进农业、林业、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丰富乡村旅游业态和产品,打造各类主题乡村旅游目的地和精品线路,发展富有乡村特色的民宿和养生养老基地。”江口县太平镇政协联络组主任吴乃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