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市玉屏县:探索“最美庭院”创建 引领文明乡村建设
2021/07/26    来源:玉屏县委宣传部     点击:1099   

近年来,铜仁市玉屏县坚持把创建“最美庭院”作为乡村振兴创新实践重要抓手,按照“以点示范、带动扩面”的创建思路,“居室美、院落美、厨厕美、环境美、家风美”创建标准,以“小美”促“大美”,推动文明乡村建设不断深入,取得显著成效。

1627282720253357.jpg

严格创建标准,出台“最美庭院”创建活动方案,严格把握“五美”创建标准,确保“美有品位、美有内涵、美有示范”。

居室美,物品摆放整齐美

物品摆放有序,地面、墙面、家具及时清洁;衣服、被褥等物品勤洗勤换,无明显污渍,叠置整齐,被罩、床单平整;室内垃圾桶装套袋收集,无乱扔、乱弃垃圾、杂物现象;无尘土杂物,无蛛网灰尘;家具器物摆放整齐美观,勤擦拭,无尘土;房屋门窗明亮清洁。

院落美,清洁卫生环境美

房前屋后不随意堆放废弃物,生产工具、生活用品、农用物资等物品分门别类,有序整齐摆放;无人畜混居现象,院内垃圾及时清扫,保持庭院整洁,地面无粪土、无垃圾、无污水。院内设垃圾桶,垃圾及时清理,庭院保持整洁。

厨厕美,干净清爽厨厕美

厨房物品有序摆放,地面、墙面、灶台、灶具干净整洁,无乱扔、乱弃垃圾、杂物现象;锅盆碗筷清洁卫生、摆放整齐;灶台清洁不油腻,抹布干净无异味。厕所通风透气,有墙、有顶、有门、有灯;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有专用拖把勤清洁,无蝇蛆、基本无臭、垃圾及时清除。

环境美,绿色宜居生态美

认真落实门前包卫生、包绿化、包秩序“三包”责任,房前屋后无垃圾杂物、无污水污泥、无油渍污垢;鼓励实施庭院绿化与发展庭院经济相结合,房前屋后栽花种草植树且管护良好;门前院外无乱挂晒、乱占道、乱堆放、乱张贴等影响村容秩序的行为。

家风美,家风良好生活美

家庭成员衣容干净整洁、神清气爽,自觉遵守村规民约,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崇尚科学文明、抵制封建迷信,带头移风易俗、厉行勤俭节约,反对天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陈规陋习,积极传播真善美,弘扬正能量,培育农村新风尚。

1627282735694444.jpg

夯实创建基础,针对以往无序乱建、攀比建房、风貌杂乱等问题,运用系统思维、法治理念,不断夯实创建“顶层设计”。

规划先行出台玉屏县乡村振兴总体规划,完成县域乡村规划及64个村庄规划,实现总规、详规有机统一,县域乡村规划建设“一张图、一盘棋”。全力推进分区、分片集中建房,出台《玉屏侗族自治县农村建房管理暂行办法》,对农村建房的规划选址、用地管理、建房标准、建房样式等方面进行规范约束,建立全县农村住宅设计参考图集库,无偿提供给有建房意愿的村民使用,引导村民“按图施工”建房,乡村风貌面貌得到极大改变。目前,已创建全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个、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11个,“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大美乡村正逐步形成。

基础配套扎实推进“四改一维一化”工程,实施危改工程达到家家户户安居;农村民居改厨、改厕、改圈、改水“应改尽改”,通村、通组、联户路硬化畅达千家万户全覆盖,实施乡村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农村人居环境更加洁净、宜居、美好。推行农村生活垃圾一体化收运处理机制,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实现无害化处理全覆盖。将靠近城镇的村庄纳入城镇污水处理系统统一规划建设管理;对居住分散的村庄,采取生态自然循环净化模式,分片区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村级污水处理系统26个,实现城乡污水处理全覆盖。

法治规范发挥好县立法优势,先后出台《玉屏侗族自治县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玉屏侗族自治县乡村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治理条例》。特别是针对农村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老大难”问题,《条例》明确了乡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设施维护监管的责任主体、规划控制、技术规范要求,明确了政府的经费投入,处理费的筹措、收取和使用,建立了考评、应急处理、监督管理等监督保障机制。两个条例的出台,将治理成果转化为全体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行为规范,极大地激发了基层治理活力,为“最美庭院”创建提供了法治保障。

1627282748955052.jpg

统筹创建推进广泛凝聚县、乡、村三级力量,建立联动联推、评选评比、督导督查三机制,强力推进创建工作。

联动联推聚合力构建“县级统筹、乡镇主推、群众参与”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压实县领导牵头、部门和乡镇包村、村级干部包组三级创建责任体系,整合用好志愿服务队伍、村级“五员”队伍、“最美庭院”创建积极户三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推动“最美庭院”“最美村寨”“最美乡镇”三级联创。

评选评比浓氛围明确全县每村创建“最美庭院”示范户3至5户,全县先期创建“最美庭院”不少于1000户目标。推行“户申报、村推荐、镇审核、县验收”四级创评机制,采取组织推荐、社会推荐、家庭互推自荐等方式广泛征集“最美庭院”。对评选评比出的“最美庭院”示范户,面向全社会公开公示,由县文明委集中表彰授牌。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宣传。探索建立县级擂台赛模式,全县各乡(镇、街道)每日通过微信擂台工作群,争先恐后晒庭院现状、晒工作实况、晒工作进展、晒工作举措、晒创建成果,营造了互看互评、互比互学、你追我赶的浓厚创建氛围,不断掀起“美丽庭院”创建热潮。

督导督查保质效建立县级循环督促指导、镇级巡回检查制度,围绕年度创建目标,每周一提报、每月一通报、每季度一调度。针对“最美庭院”创建成效不稳定等问题,每月一次专项检查,查问题、列台账,狠抓整改落实,全面确保把“问题清单”全面转化为“成绩清单”,持续巩固提升创建质量水平。

1627282762503923.jpg

统筹创建推进广泛凝聚县、乡、村三级力量,建立联动联推、评选评比、督导督查三机制,强力推进创建工作。

联动联推聚合力构建“县级统筹、乡镇主推、群众参与”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压实县领导牵头、部门和乡镇包村、村级干部包组三级创建责任体系,整合用好志愿服务队伍、村级“五员”队伍、“最美庭院”创建积极户三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推动“最美庭院”“最美村寨”“最美乡镇”三级联创。

评选评比浓氛围明确全县每村创建“最美庭院”示范户3至5户,全县先期创建“最美庭院”不少于1000户目标。推行“户申报、村推荐、镇审核、县验收”四级创评机制,采取组织推荐、社会推荐、家庭互推自荐等方式广泛征集“最美庭院”。对评选评比出的“最美庭院”示范户,面向全社会公开公示,由县文明委集中表彰授牌。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宣传。探索建立县级擂台赛模式,全县各乡(镇、街道)每日通过微信擂台工作群,争先恐后晒庭院现状、晒工作实况、晒工作进展、晒工作举措、晒创建成果,营造了互看互评、互比互学、你追我赶的浓厚创建氛围,不断掀起“美丽庭院”创建热潮。

督导督查保质效建立县级循环督促指导、镇级巡回检查制度,围绕年度创建目标,每周一提报、每月一通报、每季度一调度。针对“最美庭院”创建成效不稳定等问题,每月一次专项检查,查问题、列台账,狠抓整改落实,全面确保把“问题清单”全面转化为“成绩清单”,持续巩固提升创建质量水平。

统筹创建推进广泛凝聚县、乡、村三级力量,建立联动联推、评选评比、督导督查三机制,强力推进创建工作。

联动联推聚合力构建“县级统筹、乡镇主推、群众参与”三级联动工作格局,压实县领导牵头、部门和乡镇包村、村级干部包组三级创建责任体系,整合用好志愿服务队伍、村级“五员”队伍、“最美庭院”创建积极户三方力量形成强大合力,推动“最美庭院”“最美村寨”“最美乡镇”三级联创。

评选评比浓氛围明确全县每村创建“最美庭院”示范户3至5户,全县先期创建“最美庭院”不少于1000户目标。推行“户申报、村推荐、镇审核、县验收”四级创评机制,采取组织推荐、社会推荐、家庭互推自荐等方式广泛征集“最美庭院”。对评选评比出的“最美庭院”示范户,面向全社会公开公示,由县文明委集中表彰授牌。利用传统媒体和新型媒体开展全方位、多角度、广覆盖的宣传。探索建立县级擂台赛模式,全县各乡(镇、街道)每日通过微信擂台工作群,争先恐后晒庭院现状、晒工作实况、晒工作进展、晒工作举措、晒创建成果,营造了互看互评、互比互学、你追我赶的浓厚创建氛围,不断掀起“美丽庭院”创建热潮。

督导督查保质效建立县级循环督促指导、镇级巡回检查制度,围绕年度创建目标,每周一提报、每月一通报、每季度一调度。针对“最美庭院”创建成效不稳定等问题,每月一次专项检查,查问题、列台账,狠抓整改落实,全面确保把“问题清单”全面转化为“成绩清单”,持续巩固提升创建质量水平。

1627282775773310.jpg

激活创建动能突出村民在创建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好村民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群策群力、协力推进。

强动员引导镇、村两级广泛召开“最美庭院”创建工作动员大会,村两委通过召开党员、村民小组长、村民代表等多个不同层面座谈会,征求大家意见,共同谋划创建目标和规划思路,充分激发村民内生动力。驻村工作队、包村包组干部联合召开群众“院坝会”,发放宣传资料和倡议书,广泛宣传推行“最美庭院”创建,让创建工作深入民心、家喻户晓。创新结合推广“四旁”油茶种植,政府向“最美庭院”示范户无偿提供花种、油茶苗,支持广大村民大力营造推窗见绿、移步闻香宜居空间,鼓励示范户把房屋周边撂荒的自留地打造成小菜园、小花园,随时享受新鲜蔬菜瓜果,全面提升村民创建获得感,实现由“要我创”向“我要创”转变。

强干部引头强化镇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作用发挥,组建“最美庭院”创建服务队,对村旁、道旁、水旁、屋旁的环境卫生难题,实施“三清一改”集中行动。对确有困难的、清理难度较大的家庭则组织人员集中帮清。依托“文明储蓄所”“文明实践爱心超市”“乡风文明积分超市”等文明有“礼”嘉许奖励制度,让创建参与者既获荣誉,又享“礼”遇,以“小积分”汇聚“大动能”,实现“干部带头创”引领“村民紧跟创”,既密切了新时代干群关系,又实现“被动创”向“主动创”转变。

强文明引领把“家风美”纳入“最美庭院”首要标准和评选前置条件,融入“五好家庭户”“尊老爱幼户”“好妯娌”“好儿媳”等好人好事典型选树,把“人美”作为“最美庭院”创建的核心驱动。通过“最美庭院”创建工作推动引领,全县广大村民思想发生了深刻改变,文明生活方式广泛被村民接受,讲究卫生、保护环境、文明向上的村风蔚然成风,实现以“外在创”促“内在创”目的。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