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脱贫攻坚纪实专题片
《千年梦想 决胜今朝》
第四集《续写华章》在贵州卫视播出
其中以万山区青年湖村黄家寨为例
展现了贵州推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
牢记着这份嘱托,贵州的绿色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建设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正在成为贵州农村发力的方向。
铜仁市万山区青年湖村黄家寨的荷花盛开了。92岁的姚玉花,喜欢让儿媳妇姚小芬搀扶着她在荷花池畔转悠。遇到垃圾,两人总会捡起来,扔到附近的垃圾箱里。
姚奶奶的儿子刘泽民,是黄家寨环保志愿队的队长。
刘泽民说,水藻长得快,不打扫干净,游客来看到影响不好,也影响他们的生活环境。他把队员划分成3个小组,自己负责了最艰难的水藻清理工作。
刘泽民和村民们小心呵护的这片荷塘,是他们美丽的家园,就在几年前,这里却是另一番模样。
“原来这些地方都是牛圈,是田。牛屎到处都是,过路都过不了。”村民姚玉花回忆道。
当时的黄家寨,通过种植蔬菜和果树,早已摆脱了贫困,但是,安居还要宜居,糟糕的生活环境亟待改善。村里决定重新整治黄家寨。
党支部书记刘泽东说,当时他们召开村支两委会,决定要打造美丽乡村,做文化墙、搞连户路、修文化广场,还要搞亮化、美化、绿化等等。但第一步,要把牛集中到外面圈养。
可是,村委会的规划一公布,马上遭到了不少村民的反对。
村民刘洪琼说,当时他们三十几户人家喂了40多头牛,牛对农民来说是生命之宝,要靠它赚钱,又要靠它耕地。当时喊圈出去大家都很担心,怕被别人盗了去。
村里决定组织村民分组讨论,让赞同规划的村民先做示范。
村委会的规划终于顺利实施,村里将每家每户的生活污水统一收集后,经过8个环节的过滤净化,水质达到了国家规定的二类标准,直接用来灌养荷花。
一个洁净亮丽的黄家寨,慢慢呈现在村民和游客面前。
“我觉得我们村民的最大变化是思想变化,懂得去保护环境卫生,自觉地去打扫卫生。”刘泽东说。
黄家寨的村民们也觉得现在的生活很好,就像在花园里一样。村民们开了很多农家乐,来吃饭、游玩的人也多了,一年可以挣一二十万元,心里说不出的高兴。
随着人居环境改变,黄家寨成为乡村旅游热点,38户村民有26户办起了农家乐。黄家寨所在的青年湖村,也被评选为2019年度中国美丽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