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环境整治
扮靓美丽乡村
让乡村环境好起来
家园美起来
争创全国卫生城市
连日来,铜仁市各乡镇持续推进垃圾污水处理、村容村貌整治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
碧江区
在碧江区川硐街道板栗园村杨家坡组,65岁的赵金花提着一袋垃圾从厨房出来,径直走向不远处的智能垃圾收集点。
“以前全村的生活垃圾都往门前的沟里丢,又脏又乱又臭。”赵金花说,那时就盼着下场大雨把沟里的垃圾全冲走。
智能垃圾收集点建在通组路边,却不闻臭味。收集点边还有花有树,精美别致。据该村第一书记胡诚介绍,村里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垃圾装满后还会自动提醒收集员运走。
为引导群众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板栗园村16个村民组共建有20个智能垃圾收集点,并从2016年开始持续开展卫生大比武等活动,设置流动红旗和优秀奖励。
环境好起来,家园美起来,板栗园村乡村旅游也办得有声有色了。据该村委会主任万加周介绍,全村有6家大规模的农家乐,上百人从事旅游服务业,每年可接待游客近10万人次。
碧江区实现农村垃圾、污水收集处理全覆盖后,有效提升了村容村貌,让全区乡村变得颜值出众、气质俱佳。
沿河自治县
近年来,沿河自治县中界镇天坪村采取德治、法治、自治的形式,努力推动基础设施建设与景致打造相结合、人居环境治理与文化引领相结合、干部带着干与群众跟着干相结合,不断改善和提升人居环境,着力打造“宜居宜业新天坪”,让该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日,记者走进天坪村,看到该村村干部正带领20多名群众在主路上清理垃圾、打扫环境卫生,大家干劲十足,不一会儿,道路沿线的杂草、垃圾就被清理得干干净净。
据悉,为了形成常态化机制,积极引导群众养成爱卫生、讲卫生的习惯,该村实行“保洁人员天天干、干部每周带头干、户户群众比着干”的机制,营造爱护环境卫生人人都在干的良好氛围。
村民任碧兰是该村保洁员,她每天不仅会及时把自己负责的区域打扫得干干净净,还会坚持打扫自家的环境卫生。
“每天打扫卫生,慢慢就习惯了,不管是村里,还是自家的环境卫生,扫干净了,心情也舒畅多了。”任碧兰说,现在天坪村也比以前漂亮多了。
同时,该村对全村几条主要巷道进行统一规划,将农户弃用的传统生活用品、农具收集起来,在公共场所集中展示。对公路两旁石堡坎进行修整,以感恩教育、孝道文化、卫生习惯教育、勤俭教育、生态文明等为主题,绘制墙体画,书写励志语,实现美化与文化有机结合,让群众感受变化、接受教育,从而激发群众持续保持爱护环境卫生的内生动力,逐步提升文明素质。
“我们村把邻里关系、乡风文民、人居环境纳入了村规民约,得到了群众的大力支持,现在我们村人居环境变美了,保持随时干净整洁,乱办酒席也得到了治理,全村形成了‘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良好风气。”天坪村村党支部书记张金乾说,接下来他们将继续努力把天坪村打造成“宜居天坪”。
万山区
近日,万山区谢桥街道城南驿社区组织开展环境卫生清理大扫除,对辖区广场、人行道、停车场等地及所有卫生死角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整治和全面大扫除。
工作人员积极发挥奉献精神,不怕脏、不怕累,个个奋力争先,认真把长期无人清理的墙面、死角杂物等垃圾清理运走。
同时,社区工作人员号召广大居民从自身做起,自觉养成文明礼貌、爱护公物、保护环境、不随处乱倒垃圾的习惯,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到“创卫”活动中去,主动成为“创卫”的宣传员、监督员。
下一步,铜仁将聚焦农村基础设施、人居环境及公共服务等工作中的短板和弱项,进一步推进乡村绿化、美化、亮化工程,兴建乡村文化广场、农村书屋等,为村民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