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街商铺是城市烟火气的生动注脚,更是区域经济活力的鲜活载体,落实“门前三包”责任制,管好“一亩三分地”,不仅关系着市民的日常生活体验,更是衡量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的重要标尺。

近年来,碧江区城管局以精细化管理为切入点,全面深化市容环境综合整治,构建起街道、社区、商户共同参与的多元治理格局,推动“门前三包”责任制从“纸面”落实到“地面”,让整洁、优美、有序成为城市街区常态风貌。

“老板,你们的门口环境卫生做得比较好,‘门前三包’责任也请继续常态化落实。”在梵净山大道响塘龙路沿街商铺,铜兴中队执法队员正逐户开展日常巡查,通过耐心讲解责任范围与管理标准,引导商户主动维护门前卫生、秩序和绿化。
“我们中队坚决落实‘721’工作法,在街道党工委领导下,联合社区和商户共同维护门前三包,规范好卫生和秩序,保持街道干净整洁。同时,中队采取三班倒蹲守与巡逻的形式,规范交通秩序和卫生。”铜兴中队执法队员汤新勇介绍道。

巡查中,执法人员坚持“整治与宣传并行,巩固与提升同步”的工作思路,面对卫生死角、占道经营等问题,不搞“一刀切”处罚,而是先耐心劝导,再现场协助商户整改,从帮忙清理门前杂物,到指导商户规范货物摆放,这种“服务式管理”推动商户从“被动配合”转向“主动维护”,实现了从“要我做”到“我要做”的思想转变。

“平时我们这的环境营造得还是挺好的,垃圾清理得也很及时,只为给顾客营造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步行街商户唐三芹说道。
为让“门前三包”从“柔性倡议”转化为“刚性约束”,碧江区城管局施行“门前契约”管理制度,通过在商户门前统一设置“门前三包”责任公示牌,将商户责任清单、履约标准与城市管理要求精准衔接,形成公开透明的监督机制,这一举措不仅让街区整体面貌显著提升,更助力商业经营环境提质升级,让城市治理在阳光下更显力度与效能。
“我们在辖区对‘门前三包’、市容秩序、养犬、乱贴乱画等存在的不文明行为进行集中整治,就是为了引导广大市民遵守相关规定。”锦江一中队执法队员赵耀表示。
“门前三包”看似是方寸之地的责任,实则是城市文明的基石。碧江区将这项基础性工作,作为提升城市治理水平的重要支点,用“门前契约”撬动治理升级,用“服务式管理”传递城市温度。而今,漫步在城区街头巷尾,整洁的环境、井然的秩序、文明的风尚,正汇聚成这座城市最亮丽的名片。(张迷 龙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