旺家社区:织密养老服务网 点亮幸福夕阳红
2025/11/12    来源:梵净云天客户端     点击:506   

“以前在老家做饭,烧柴生火很费劲,现在来老年食堂,4块钱就能吃‘七菜一汤’,比家里还方便!”近日,在万山区丹都街道旺家社区老年食堂,72岁的搬迁居民张大爷端着热乎的饭菜,脸上满是笑意。作为万山区规模最大的跨区域易地搬迁安置点,旺家社区承载着4029户1.8万余名搬迁群众的生活,其中2465名老年人的养老需求,正通过一系列精准服务得到妥善解决。近日,该社区获评全国“敬老文明号”,成为易地搬迁社区养老服务的生动典范。

1.png

2.jpg

3.jpg

走进旺家社区老年食堂,147平方米的空间干净整洁,48个餐位座无虚席。“我们投入25万元民政资金打造标准化食堂,每天提供‘七菜一汤’的荤素搭配餐食,通过‘民政补贴+集体经济支持+个人自付’模式,60岁以上老人、重度残疾人每餐仅需4元,90岁以上老人免费。”社区党委书记何英介绍,针对行动不便的老人,社区还依托“三个代理”志愿服务品牌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截至目前,已累计送餐超3000人次,真正打通了养老服务‘最后一米’。”

4.jpg

5.jpg

“改造后家里安全多了!卫生间装了扶手,洗澡不怕滑倒,床头还有紧急报警器,有事一按就有人来帮忙。”家住社区4栋的81岁失能老人王奶奶,指着家中的适老化设施连连称赞。作为万山区居家适老化改造首批试点,旺家社区精准摸排高龄、失能半失能老人需求,提供“量身定制”服务,包括安装卫生间扶手、配置轮椅、铺设防滑垫等。截至目前,已完成400余户家庭改造,大幅提升了老年人居家生活的安全性与便利性。

6.jpg

360截图20251112100121860.jpg

为帮助搬迁老人快速融入城市生活,社区开展“六个一”专项活动,组织老人进超市、过斑马线、乘公交车与电梯、逛景区并上感恩课。“以前在农村没坐过电梯,第一次乘的时候特别紧张,社区志愿者手把手教我们,现在出门买菜、逛景区都很熟练了。”68岁的杨奶奶笑着说,通过这些活动,她不仅学会了使用城市设施,还认识了很多新朋友。

7.jpg

8.jpg

在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同时,社区更注重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每天下午,社区文化广场上热闹非凡,“老妈妈防火团”的成员们正带领老人跳起舞蹈,思南花灯的旋律悠扬动听。“我们不仅定期组织露天电影、互动游戏,还把思南花灯、金钱杆等传统文化元素融入活动,让老人们既能锻炼身体,又能找到归属感。”“老妈妈防火团”成员赵洪珍说,团队成立以来,已开展文化活动50余场,受益老人超1000人次,还为老人提供代办服务90余次、上门打扫卫生30余次。

9.jpg

10.jpg

养老服务的扎实推进,离不开社区坚实的民生保障基础。在社区微工厂里,50余名工人正忙着赶制订单,其中不少是老年人的子女。“我们创新‘小区建工厂,农民变工人’模式,打造6000多平方米微工厂,引进8家劳动密集型企业及人工智能孵化空间,结合‘零工驿站’‘劳务公司’,实现社区就业率达95.4%。”社区党委副书记文耀介绍,就业稳定了,家庭经济有了保障,老人养老也更安心。此外,社区“英姐来帮忙”工作室还提供就业帮扶、纠纷调解等综合性服务,构建起“老有所养、老有所依”的社区生态。

11.jpg

12.jpg

从解决“吃饭难”到改善居家环境,从丰富精神生活到夯实保障基础,旺家社区用细致入微的服务,让搬迁老人在新家园感受到了温暖与幸福。“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完善养老服务体系,让每一位老人都能安享晚年。”旺家社区党委书记何英说。(吴小玲 丁飞琼)

     | 铜仁市文明办

     | 齐敏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