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蓼皋街道镇江社区围绕增强文化“软实力”,夯实乡村振兴“硬支撑”,着力优化传统习俗,培养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文明乡风,以“123”工作法做好移风易俗宣传工作,切实激活基层文化“细胞”,推动社会和谐发展,提升文明乡风。

“一纸村规”群众定。“要邻里和谐、互谦互让。邻里间不搞是非,不逞强称霸,遇事多商量,做到邻里和睦。”镇江社区的九条村规民约,是全社区现166户943人的共同约定。通过前期社区工作队的深入走访,并广泛征求村民意见建议,以遵循当地风俗习惯及移风易俗要求为基础,将日常行为规范、维护公共秩序、保障群众权益、矛盾纠纷调解等细化融入,对相关内容进行完善修订,最终形成了大家共同遵守的村规民约。特别是白事办理中的陈规陋习,增加了“白事礼金”不超过200元的明确规定,对红事车辆及烟花爆竹数量同样制定了严格标准,并纳入村规民约,有效减轻了村民负担。
“双会并进”树民风。强化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机制作用,组建由社区两委成员、村民组长等组成的红白理事队伍,严格监督村民,按照“村民申报——理事会入户——现场监督”的操办流程,促进宴席合理操办。目前,该社区成立了红白理事会,由党员代表、群众代表为成员,理事员现场督办宴席20余起,劝导婚丧嫁娶放弃大操大办10余起。组建由社区两委成员、老党员、群众代表等组成的道德评议队伍,组织开展先进典型评选、“红黑榜”评议等工作。评议会每月进行“红黑榜”评议,形成好人好事红榜和不文明行为黑榜,在村级公示栏张贴公示,形成先进带动后进的良好风气。
在红白喜事规范管理方面,推出“卫生清理保证金”制度。村民办理红白喜事前,需提前到村委会报备,并缴纳500元卫生清理保证金。待事件办理结束后,居委会工作人员会对场地卫生进行检查,若清理达标,保证金将全额退还;若存在卫生清理不彻底、脏乱仍突出等情况,则由村级保洁员负责清理并扣除当事人缴纳的保证金作为后续清洁工作。这一制度有效解决了以往红白喜事过后场地环境脏乱差的问题,提升了村民的卫生意识。如今,主动清理场地、维护环境整洁已成为大家的行动自觉。

“三大平台”提成效。一是用好“村民自治”平台。充分发挥村民议事会作用,组建由社区干部、小组长、群众代表、驻村工作队、帮扶干部等组成的村民议事会,群众围绕村级产业发展、基础建设、卫生环境等方面提出意见建议,经议事会研判分析整理可实施条目,细化工作措施推动落实并及时反馈和公示。二是用好“积分超市”平台。充分运用“积分制”兑换奖励活动,将婚丧嫁娶事项列入积分管理,引导群众主动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以受益促文明,用“小积分”兑换“大文明”,营造和谐文明乡村新风尚。三是用好文化宣讲平台。充分利用好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作用,以丰富文化生活、培育文明风尚、加强人文关怀、振兴优秀乡土文化等为主要内容,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常态化开展“1+N”文明实践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努力提高群众思想境界、道德水平和理论素养。同时,定期组织召开院坝会,由社区干部、党员志愿者向村民讲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引导更多群众主动参与到移风易俗工作中来。(县委宣传部 周华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