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时夜市”升腾印江文明烟火气
2025/08/22    来源:梵净云天客户端     点击:438   

初秋的黄昏,暑气悄悄褪去,空气里多了丝清爽。印江自治县凯旋城小区旁的一条道路上,渐次亮起温暖的灯光。一侧是带着泥土清香的时令蔬菜,一侧是冒着腾腾热气的各地小吃,市民们悠闲穿行其间,挑选、问价、闲聊,井然有序中洋溢着浓郁的秋日市井风情。曾经拥堵不堪的街边道路,如今通过精巧的“分时复用”管理恢复了文明与整洁,并增加了一条充满活力的“夜间经济带”。

图片

过去,下班高峰期的凯旋城周边是让居民和管理部门都头疼的“老大难”区域。每年6月至9月,是本地蔬菜瓜果的集中上市期,大量菜农到路边进行摆摊,流动售卖不仅影响交通,自身也缺乏稳定经营场所。与此同时,常年存在的小吃摊点也面临规范管理的难题。大量小吃摊贩和菜农聚集在路边,原本宽阔的人行道路变得水泄不通,地面油污、菜叶垃圾也影响了市容环境卫生。“以前下班回家,路挤得不行,很多学生就会往车道上走,车子不好走,人也不安全。”家住凯旋城的居民王女士回忆道。

图片

一个拐角两条道路的蜕变,源于多部门通力合作的民生“作答”。由县住建局城市管理综合行政执法大队牵头,县委宣传部、龙津街道办事处、物管中心及凯旋城业委会协同联动,经过多次实地调研和民意座谈,创新推出了“一路两用、分时管理”的模式,通过时间差实现空间的高效复用:每天17:20至22:00,道路西侧规划为“惠农自产自销区”,专供约40户菜农临时摆卖;17:20至次日凌晨2:00,道路东侧则为“风味小吃区”,35家特色小吃摊定点经营,所有摊位均通过公开抽签登记获得资格。白天,道路则完全恢复通行功能,真正做到“还路于民”。

图片

“这个安排好!既给我们这些老人家找了条出路,又不给大家添麻烦。”今年72岁的菜农杨胜齐对笔者说。他刚刚卖完一篮辣椒,“以前蹲在路口卖,车来车往不安全,心里也不踏实。现在有了固定地方,就像吃了定心丸!”他的笑容里,满是收获的喜悦和安稳。

图片

小吃区同样经营规范,人气十足。“莲姐果茶”的摊主田茂莲一边忙碌一边告诉笔者:“现在规划得整齐划一,我们做生意更安心,顾客体验也好,感觉整条街的‘档次’都上去了!”“川味卤匠”的程敏摊主虽刚经营一个月,也连连称赞:“人流量集中,环境好了,生意自然更红火。”

图片

图片

于居民而言,曾经的“堵心路”成了夏日傍晚休闲购物的好去处。“下班顺路就能买到最新鲜的蔬菜,品尝各地小吃,关键是秩序好了,环境干净了,生活方便多了!”家住凯旋城的居民张先生高兴地说。

图片

“限时夜市是深化文明创建、繁荣夜间经济的一次创新实践。通过宣传引导、柔性执法和社区协商相结合,我们找到了包容性治理的新路径。这个便民点既呵护了城市的‘烟火气’,也提升了社区的‘文明风’,后续将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推动其持续健康发展。”县住建局四中队中队长李贵江表示。

图片

华灯璀璨,人潮涌动。氤氲的烟火气中,是摊贩们忙碌而安稳的身影,是市民悠闲选购的笑脸。这条小小的“夜市”,不仅点亮了印江的夜晚经济,更照见了城市管理中以民为本的智慧与温度,成为城市文明底色上一抹亮丽的色彩。(李红艳 孙亮亮)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