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田间需水量也迎来全年峰值。为保障农田灌溉“命脉”畅通,让水稻“喝饱水”,万山区以水利惠民为抓手,科学调度水资源,加速推进水利设施建设,全方位筑牢水稻灌溉安全屏障,为秋粮丰收、粮食稳产夯实根基。
在茶店街道白岩村渠道维修施工现场,一派热火朝天的建设景象。1200米的灌溉渠修建工作正如火如荼开展,工人们穿梭忙碌,运送砂石、搭建模板、拆除模具、钻孔开沟,各项工序有条不紊。目前,已有750米灌溉渠初具规模。
“我们正抢抓工期,预计7月底就能全部完工。建成后,王坡组350余亩良田的灌溉用水将得到充分保障。”项目负责人唐飞介绍道。
在鱼塘乡吊井水库周边,千亩稻田绿意盎然,稻浪随风起伏。万山区水务局工作人员与水库管理员组成巡查小队,深入田间地头,仔细查看水库蓄水情况,排查用水隐患,同时密切关注水稻长势和供水动态。他们根据实际需求,科学调配水资源,确保每一滴水都能精准“落田”,保障灌溉系统高效运行。
万山区水务局水利建设站站长张济川表示,自2024年起,万山紧扣农业发展需求,大力推进水利基础设施升级改造。吊井灌区、九龙灌区改造等项目相继落地,累计新建渠道及管道86公里,维修渠道2.3公里。日常管护巡查也丝毫没有松懈,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放水供水,目前已能稳定保障全区5.6万余亩中型灌区耕地的灌溉需求。
水利工程建设成效显著,曾经“靠天吃饭”的困境已经彻底改变,稻作区灌溉保障率大幅提升。“现在家门口的田再也不用担心没水灌溉了,有了充足的水源,丰收就有盼头!”鱼塘乡槐花村的种植户李政保看着自家长势良好的稻田,满脸喜悦。
当下,万山区持续加码水利惠民工程,完善监测预警体系,优化水资源调度方案。同时,全力提升水库、山塘蓄水能力,全区43座蓄水水库(水电站)严格遵循“应蓄尽蓄”原则,为水稻生长关键期用水提供坚实保障,用“水利之力”牢牢守护粮食安全底线。(艾昌春 宋安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