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玉屏供农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抓好粮食生产的同时,将鲜食玉米秸秆草料进行机械化加工,在减少环境污染的同时,走出了一条秸秆综合利用的新路子,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双提升。
在位于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茅坡村的鲜食玉米种植基地秸秆收割现场,农机手正熟练地操控玉米秸秆粉碎机,将一垄垄玉米秸秆“收入囊中”,随即“吐”出细碎的秸秆沫,这些粉碎后的玉米秸秆沫将被送往养殖场,成为肉牛的优质“口粮”。
农机手姚波说:“粉碎的玉米秸秆还要进行15天左右的高温发酵灭菌,做成青储饲料,以便长期保存。”
在过去,由于缺乏有效的利用途径,大量秸秆被堆放或焚烧,既浪费了资源,又对环境造成了污染。如今,将玉米秸秆加工成青储饲料,不仅解决了秸秆处理的难题,还能为养殖户提供饲料,同时也有利于下茬的播种。
该合作社理事长姚林说:“我们用机械设备来收割鲜食玉米秸秆,把它做成肉牛的草料销售到附近的各大牛场。目前,每亩地收出的草料将近2吨,预计产出的经济效益每亩达800余元。”(黄乐 姚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