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以来,万山区深入实施“四整治”“四提升”行动,聚焦群众所需所盼,重点治理事关民生的难点堵点,把创文工作落在点上、落到实处,使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不断增强。
走进谢桥农贸市场,街道干净整洁,街巷里搭起了遮雨棚,卖菜的摊位一字排开,群众来来往往挑选着产品,秩序井然,既有“烟火气”,也带“文明风”。
“来这边买菜比较方便,而且这里的环境卫生比之前改善了好多,蔬菜大部分是农户自家种的,施的农家肥,吃起来比较健康、新鲜。”市民沈伟点赞道。
今年5月初,万山区对谢桥老农贸市场进行了升级改造,而在改造前,农贸市场给市民的印象却是“脏乱差”。
“老百姓在这里卖菜日晒雨淋的,环境卫生很不好,鉴于这个情况,我们围绕文明城市创建和强村富民行动有机结合进行了改造,致力于解决菜市场脏乱差的问题。”谢桥街道办事处主任张艳华说。
改造启动后,谢桥社区重新规划了经营范围,清理了区域卫生,搭建起540平方米的遮雨棚,规划了经营摊位,同时,农贸市场还纳入了村集体经济管理项目,聘请1名管理员和2名保洁员每天对市场的经营和卫生进行管理。
“我们现在设置了212个摊位,每个摊位按2元一天的收费标准,收费低老百姓的支出就少,这样卖菜的人也多了起来。”谢桥街道办事处主任张艳华介绍道。
“改造过后的街道变整洁了,人流量也多了,我就是看到改造过后这里的人气高,才选择在这个位置开早餐店。”谢桥农贸市场早餐店老板张雷笑着说。
自创文以来,万山区把“小市场”看作“大民生”,加快对农贸市场的升级改造,让无序变有序。
万山区政务服务中心以文明城市创建为抓手,深入开展帮办代办、微笑服务、“一站式”服务等文明实践活动,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打造文明窗口,提升群众满意度。
政务服务中心效能投诉科工作人员何玲玲介绍:“我们针对老年人和残疾人实行帮办代办服务,同时所有的工作人员都保持微笑,让前来办事的群众感觉像回到家一样舒心。”
该区着重治理政府服务、窗口行业、诚信经营、社会治安、环境卫生等多领域问题,让人民群众生活得更智慧、更文明、更安全、更和谐。(刘佳佳 孙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