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深入推进“创文巩卫”,不断提升城市“颜值”
2023/07/31    来源:印江文明网 文明铜仁     点击:2408   

盛夏,华灯初上,印江河碧波荡漾、水清岸绿,两岸柳树飘荡、郁郁葱葱,散步的人群络绎不绝。今年,印江河两岸健身休闲步道提级改造工程完成后,市民又多了一个休闲好去处。

640_副本.jpg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以市民需求为出发点,在城市建设上费尽“绣花”心思,下足“绣花”功夫,从细微处塑造靓丽的城市容颜,着力探索小城市的善治之道。

行走在健身休闲步道,乘凉的老百姓三五成群,散步的人们谈笑风生,成为一道新的靓丽风景线。市民张女士喜不自禁,家门口打造的建设休闲步道,不仅满足了健身的需求,也多了一个茶余饭后的休闲好去处。

640 (1)_副本.jpg

“自从健身步道提质升级后,我实现了在家门口晨跑的心愿。”张女士一直有晨跑的习惯,由于没有合适场地,只能到距离更远的学校操场跑步,如今在家门口就实现了跑步的愿望。

城市精细化建设决定着城市的“颜值”与“魅力”,直接关系着市民的生活品质。健身休闲步道建设是一项利民惠民工程,步道不单单是一条道路,更是一条沟通人与城市的协同发展的“心”路,架起了人与社会和谐发展的桥梁。

640 (2)_副本.jpg

印江自治县始终秉持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充分考虑健身休闲步道的体育运动、生态保障等功能,让城市释放更多活力与生机。

对此,按照“连点成线、连线成片”理念,以现有休闲步道为基础,规划建设层次结构明确的健康休闲步道,打造绿色健康环绕城市的生态健身休闲网。“在健身休闲步道改建中,采用EPDM塑料铺地1928平方米,沥青铺装4650平方米,彩色透水混凝土铺装5603平方米,花岗岩铺装1102平方米,健身阶梯130米,绿化修复面积18960平方米,并投放了自动售卖机、景观座椅、自动充电器等设施,更加便民利民。”印江自治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道。

640 (3)_副本.jpg

笔者注意到,健身休闲步道旁还设置了文化人物、普法知识、税宣知识等专栏,既有美丽景色,又有文化底色。让步道有起伏、有风景、有人文,满足了广大市民亲近自然、休闲游憩、健身锻炼等需求,也让城市“颜值”更高、“气质”更佳。

当前,印江自治县共有六个公园,分别是东郊河滨公园、文昌公园、观音沟湿地公园、西出口公园、农业公园和森林公园;书法广场、文昌广场、中心广场三个广场,县城建成区绿地覆盖面积达478.76公顷,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37.67%,城区公园面积132公顷,人均公园面积11.78平方米。今年以来,该县加大投入力度,对县城区道路两侧、公园景观实施升级改造,进一步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区居民生活质量。

640 (4)_副本.jpg

今年是该县“创文巩卫”之年,印江以“巩固省级文明城市成果、争创国家级文明城市”创建为契机,以“四整治”“四提升”为抓手,按照“整体规划、因地施策、共同部署、分区负责、特色鲜明”原则,对城区人行道绿化带、公园广场绿化地、河滨绿化长廊、居民小区绿化进行了总体规划设计,采取补植补造、修枝修剪、景观提升、口袋公园打造、园林小区创建等方式,着力推进城市绿化提升。

640 (5)_副本.jpg

据了解,印江县城道路绿化升级改造工程主要是对县城区官庄南路、梵净山东路、解放东路、书法广场等进行绿化提升改造。项目坚持以绿色为主基调,彩色为特色,在保留原有乔木的基础上增加更为精致的开花灌木、藤本及花卉等,打造绿化带上中下三层景观,达到布局立体、色彩协调、季相变化鲜明的路径效果。项目的实施不仅给行人提供了优美舒适的出行环境,也有效改善了辖区生态环境,提升了对外形象。

“种植月季、三角梅等地被植物来丰富城市的观赏性,提升城市品位,达到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效果。”印江自治县住建局市政建设管理中心主任徐波说道。

“植树造林是城市绿化的重要手段,是实现蓝天碧水的重要途径,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是人民群众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共识,高质量绿化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方面。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

随着国土绿化深入推进,印江开始“绿起来”“美起来”,许多居民开窗见绿、出门进园,享受高质量绿化福祉,幸福感不断增强。(蔡茜)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