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的乌江岸边,游子驾车回归,家家户户杀年猪吃“刨汤肉”,山乡变得格外热闹。
“‘刨汤宴’你拿来兼做结婚宴,虽然太过简单,我们大伙也祝你新婚快乐。”近日,德江县长堡镇硐溪村何家坝组周老二婚礼的节俭操办被点赞为移风易俗的新鲜事。
周老二是笔者的叔伯侄子,因弟兄中排行第二,一直以来大家都习惯叫他老二。
日前相继接到老二父子俩的电话,他父亲打电话说杀年猪,叫回去吃“刨汤肉”。笔者说吃“刨汤肉”就不来了,一是年终太忙,二是响应疫情防控政策不能聚集。刚挂电话,老二又打来电话,说他第二天结婚。连续两个电话弄得人一头雾水。
经了解才得知,吃“刨汤肉”和老二结婚均属实,而且同时进行,既然如此笔者还是抽时间到场祝贺。
周六下午5点,笔者如期而至,只见三四百斤的肥猪已杀好摆放在台阶上,老二西装笔直,新娘身披婚纱,笔者扫视了一圈,到场人也不过是家门弟兄叔子伯爷和他家的几个“实在”亲戚。
老二高中毕业后在重庆闯荡近10年,平时很少回家,媳妇也是重庆人,据说二人在一起共同生活了一年之久,父母一直催促回家办婚事,老二认为太麻烦,想旅行结婚,最终拗不过父母,几天前才回家了却父母心愿。
6点准时开席,“刨汤宴”和婚宴同时进行。席间,新郎向前来祝福的亲朋逐一递上香烟,新娘送上喜糖,“刨汤宴”和婚宴在叮叮当当的酒杯声和真诚的祝福声中火热进行,老二父母眉开眼笑,不停地吆喝大家吃好喝好,大家酒足饭饱,婚宴在大伙脸色红润微醺中接近尾声。
据了解,为办婚宴,老二父母想选个好日子大办一场,老二夫妻俩则想借杀年猪请客和婚宴一道下来,这样既不浪费又不操心,还符合当前疫情防控政策。一家人为此争执不下,搞得十分不快,老二父亲躺在床上生闷气,两天不吃不喝。通过反复做思想工作说服了父母,小夫妻的意见才占据了上风。
老二的结婚酒席在父老乡亲中引发热议,虽有个别不知情的人认为老二父母吝啬、不“大气”,但更多乡亲则认为老二家杀猪请客与婚宴一举两得,不仅符合当下疫情防控政策要求,更是切合党和政府倡导移风易俗树新风,这种时尚节俭的婚宴在当地传为佳话。(周晓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