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小积分”撬动“大治理” 共育文明新风尚
2025/11/20    来源:微印江     点击:357   

近年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天堂镇通过量化文明行为、建立“积分超市”,将村规民约转化为村民的 “行动自觉”,以“小积分”撬动 “大治理”,让“村里事”变成“自家事”,走出了一条乡村善治的新路子,文明乡风蔚然成风。

11.jpg

“入伍入学代表类,杜家坪组王道周户,两个小孩考上印江乡村振兴班,一个730分,一个700分,获得积分65分,可兑换食用油一桶,恭喜他们;卫生家庭代表类,岩湾组张延顺户,积分25分,可兑换抽纸一提……”。

初冬时节,久违的阳光穿过清晨的薄雾,投射在天堂镇沙坝村委会广场,温馨又热闹。

日前,沙坝村第四季度文明积分兑换物资活动如期举行,40多名村民代表欢聚一起,共同见证幸福时刻。领奖台上堆满了大米、食用油、抽纸等物品。村党支部书记张爱华手拿积分兑换名单,站在领奖台上向村民们公布第四季度积分兑换情况。张爱华宣读完毕,村民们有序上前领取自己积分兑换的奖品。今年,沙坝村累计评比各类文明积分家庭335户,兑换各种生活物品335份。

12.jpg

“我今天是因为环境卫生搞得好,就兑换得一包抽纸奖品,很高兴也很满意,今后要继续把家里的卫生保持好,还要带动大家共同把环境卫生搞好!”岩湾组村民钟茂琴凭借获评“环境卫生示范户”获得的积分,成功兑换了抽纸一袋,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近年来,沙坝村党支部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聚焦破解乡村治理难题,探索建立“五个一”积分制管理模式,通过参与乡村治理、乡村建设、移风易俗等活动,对村民热心公益、产业增收、入伍入学、环境卫生、爱岗敬业、优秀共产党员等方面进行实时记录、按季评比兑现奖励,极大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性,形成了人人争当先进、户户不甘落后的良好氛围,“小积分”兑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新风貌。

13.jpg

“通过积分制将村民的文明行为进行量化,积分兑换物品,提高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积极主动性,不仅减少了村民一些不文明的现象,更成为培养文明新风、破解乡村治理难的一项有力举措,邻里关系变得更加和谐,村容村貌也焕然一新。”沙坝村党支部书记张爱华谈及文明积分制带来的变化时表示。

文明行为积分制的推行,让越来越多的村民从“袖手旁观”变为主动参与。在实施文明行为积分过程中,茶元村不断修改完善积分制度,及时将“两清两改两治理”行动作为一项重要参考指标,通过召开群众会,深入群众家中广泛宣传动员村民参与乡村治理的重要性,过去杂物堆积的村寨变得干净整洁,宜居宜业的美丽村寨越来越多。

茶元村茶元组村民梁文斌参加完院坝会后深有感慨地说:“没搞“两清两改两治理”之前,农具都是乱堆乱放,搞了两清两改两治理后,我们的环境卫生得到很大提升,再加上积分的鼓励,大家的积极性提高了,积分越高奖品越多。”

“通过将“两清两改两治理”工作纳入文明积分兑换物品以来,村民主动参与的积极性明显提高,村民主动化身卫生监督员,累计劝导乱堆乱放22处,13户家庭获评‘文明示范户’‘卫生家庭示范户’,村庄环境变得越来越整洁了。”茶元村党支部书记张羽华说。

14.jpg

过去,在广大乡村,村庄治理工作主要依赖村干部“单打独斗”,群众主动参与度普遍不高,“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较为普遍。通过实行积分制,越来越多的村民从乡村治理的 “旁观者”转变为 “参与者”,积极投身到乡村治理各项工作中,“村里事”真正变成了 “家头事”,村庄面貌从“干净整洁”迈向“宜居宜业”,邻里关系更加和谐,乡村治理效能明显提升。

如今,在天堂镇,各村“比积分、亮积分”已蔚然成风。全镇7个村建成“积分超市”,2500余户群众参与积分兑换活动,累计评定积分3.42万分,兑换物资价值3.42万元。这一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治理模式,激发了村民参与乡村治理与和美乡村建设的内生动力,在擦亮乡村颜值的同时,为乡村振兴注入源头活水。(王治洪 黄志权 杨林)

     | 铜仁市文明办

     | 齐敏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