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县动态】石阡泥山村:干群执笔 共绘和美乡村“幸福红”
2025/11/06    来源:梵净云天     点击:409   

深秋的佛顶山云雾缭绕,沿着蜿蜒的通村路走进石阡县甘溪乡泥山村,青瓦白墙的农房错落有致,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这个地处石阡、施秉、余庆三县交界的山村,如今展现出一幅“景美、人和、村治”的宜居画卷。而此前,这里还是柴草乱堆、粪污横流的环境治理“难点村”。

2.png

泥山村区域面积 16 平方公里,辖 6个村民组,217户1008人。因青壮年多外出务工,曾长期面临 “环境整治没人管、乱堆乱放没人清” 的困境。今年以来,村党支部在乡党委、政府指导下,以 “两清两改两治理” 为抓手,走出一条“党建引领、干部带头、群众参与”的治理新路径,推动乡村从“脏乱差”向“洁净美”蜕变。

“以前通村路两侧,柴草堆得比人高,畜禽散养,粪污随处可见,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更埋下安全隐患。”村党支部书记李昌瑞回忆道。面对困境,村党支部迎难而上,坚持以问题为导向,高位谋划、全面分析,通过“干部统筹、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措施,全面开展环境卫生整治。

从“划片定责”破题——村党支部将全村划分为6个片区,实行“党员干部包片、群众共同参与”工作机制。党员带头清理乱堆乱放20余处,打扫通村路、串户路近10公里。一时间,党旗在整治一线高高飘扬,“干部领着干、党员带头干、群众跟着干”的氛围日益浓厚。

“‘两清两改两治理’不是干部的‘独角戏’,得让群众成为主角。” 这是村党支部在整治中始终坚持的理念。为发动群众参与,泥山村组建3支宣讲队,深入田间地头、农家院落,通过院坝会、座谈会等形式,宣传政策、凝聚共识。

宝龙坪组党员陶敏身兼村干部,始终冲在一线。她带头整治自家庭院,积极参与全村集中清理,成为群众眼中的“环境标兵”。看着眼前干净整洁的家园,她给村民算 起了一笔“环境账”:“路干净了,串门方便;家整洁了,住得舒心,这不比乱堆乱摆强?”

潘家湾组村民刘绍平,道出许多村民心声:“环境卫生靠大家,不乱丢垃圾、及时清理沿路家禽粪便、白色垃圾,咱们村才能越来越美。”

据统计,今年以来,泥山村累计开展政策宣传20余次,发动群众50余人次参与整治,清理垃圾、疏通沟渠10余处,帮助3户特殊家庭改善居住环境。群众从“旁观者”变成“参与者”,乡村“颜值”不断提升。

环境整治非一日之功,常态长效方能久久为功。为推动整治成果制度化,泥山村将门前三包、院落整洁、房屋干净、室内规范等纳入村规民约,建立起“村工作队+党员+网格员”的三级联动监督机制,常态化开展环境卫生监督与指导。村里还即将推出“积分超市”激励机制,村民通过参与环境整治积累积分兑换生活用品,让“环保有价”成为新时尚。

如今的泥山村,青瓦白墙与绿水青山相得益彰,整洁的村道串联起户户祥和。全村90%农户实现垃圾集中堆放,畜禽粪便得到有效管控,村环境治理队伍壮大至30余人。在这里,党建红线牵引的,不仅是环境的“体面”,更是邻里和睦、乡风文明的“和美”新气象。

“和美乡村的底色,要靠干部和乡亲们一起动手,才能越绘越浓。” 李昌瑞说,下一步,村里将结合佛顶山生态资源,发展乡村旅游,让“宜居环境”变成“增收资本”,让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李紫英)


     | 铜仁市文明办

     | 齐敏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