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屏水田村千亩“原生态”水稻迎丰收
2025/09/15    来源:梵净云天客户端     点击:315   

金秋时节,稻浪翻滚。在玉屏侗族自治县朱家场镇水田村的“原生态”水稻基地里,数台收割机正开足马力来回穿梭,正迎来一场生态与效益的双重丰收。

图片

种植大户高荣华是水田村北片区水稻种植基地的致富带头人。望着眼前颗粒饱满、压弯了稻穗的稻田,他的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笑容。 “回归自然,坚持绿色生态,不用农药,虫子来了怎么办?一开始我心里也没底。”大户高荣华回忆道。

水田村党支部副支书刘元勋说:“在稻鸭共作培育方式中,鸭子的作用至关重要,它们不仅能帮助稻田除草、除虫,还能疏松田间土壤。通过合理放养与科学喂养,加强风险防范,确保鸭子健康生长并发挥其在生态系统中的益处。”

种植大户伍明元是水田村南片区水稻种植基地的致富带头人,他俯身捧起一把金黄的稻谷,仔细查看后满意地说:“看这成色,亩产起码上千斤!虽然前期投入的精力多些,但种出来的米品质好,能卖上好价钱,算下来比原来划算多了。而且这稻田里还能养鸭、养鱼,又多了一份收入!”

图片

丰收的喜悦,同样属于水田村的脱贫户高芝武。他将自家的土地流转到基地,每年能获得稳定的租金收入。同时,他还在基地里务工,从插秧、田间管理到现在的收割,在家门口就实现了就业。 “以前自己种地,买种子化肥农药要花不少钱,辛苦一年也赚不了多少。”高芝武一边忙着将稻谷搬上车,一边高兴地算着账,“现在好了,土地有租金,干活有工钱,一个月能挣3000多块,年底还有可能分红。日子是越过越有盼头了!” 

据了解,水田村绿色生态米,种植期间全是深井灌溉,水质得到了充分保障,且种植过程多采用生态培育方式,保留了更多的营养物质。

家住贵阳的张先生说:“水田生态米米粒细长、晶莹剔透,蒸煮后,米饭软糯适中,香甜Q弹,油润光亮,冷后不回生,饭香浓郁,有纯正的米香味。”

图片

“今年天气好、雨水好,估计粮食产量约75万斤,产值可达百万元。”水田村村委会副主任刘元平介绍,主要以种植大户为龙头,通过土地流转、雇佣务工、技术辐射等方式,将脱贫户紧密联结在产业链上,形成了“大户带动、农户参与、共同致富”的良好局面。

像高芝武这样通过在基地务工实现增收的脱贫户和村民还有不少。大户带动、农民参与的模式成功运营,有效带动了周边农户增收致富,为当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强有力的产业支撑。(黄紫微)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