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区立足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和生态水资源,让“生态水”变为“财富水”,“生态林”变成“致富林”,探索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绿色发展之路。
“目前基地的罗汉果基本挂果了,在10月份就可以采收。”在谢桥街道龙门坳村罗汉果种植基地,省科技特派员、铜仁职业技术大学三级教授杨胜敖正在基地里一边查看植株生长情况,一边向农户讲解管护要点。
龙门坳村林地面积足,森林覆盖率高,生态植被保存完好,这样的自然环境为罗汉果的栽培提供了得天独厚的生态条件。2021年,基地负责人钱飞在经过多方考察后,选择将产业落户于龙门坳村,经过4年的发展,种植面积从原来的50亩扩大到现在的175亩。“每年种植面积在稳步增长,今年预计产值能达200余万元。”
产业的良性发展,也为当地20余名群众提供就近务工岗位。
村民瞿凤仙坦言:“在这上了几年班,待遇还不错,100块钱一天,比在外面上班强得多。”钱飞表示,下一步将稳中求进,加大种植面积,保证罗汉果种植和产值稳固增长,让产品销往更多地方,同时惠及更多群众。
向绿而行,点水成金,万山区不仅充分利用森林资源,还不断挖掘优质水的发展潜力,因地制宜发展水产业,让“生态水”变为“财富水”。
在牙溪村铜仁武陵幽泉有限公司,村民候慧正在桶装水生产线上检查包装密封是否完整。今年是她在厂里工作的第3个年头,对这份工作赞不绝口:“我一个月工资有2600多,可以照顾小孩,比外面好多了。”
铜仁武陵幽泉有限公司成立于2012年,是万山区“元老”级桶装水生产企业之一。得益于牙溪良好的水资源,该公司目前已发展成为日售3000多桶,吸纳当地38人稳定就业,年产值160万元的知名水企业。
厂长杨建华介绍:“牙溪有特别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质水源,而且水源富含各种矿物质,对人体有益,所以我们将牙溪的水品牌打了出去,现在发展得很好。”
数据显示,谢桥街道森林覆盖率为64%。依托良好的生态优势,目前已吸引了仿野生赤灵芝等6家林下种植基地入驻。同时,还依托良好的水资源,发展了两家桶装水生产企业,真正在守住绿水青山的同时,实现了资源保护和绿色发展双赢。
“下一步将继续引进林下经济企业,培育壮大饮用水企业,为群众提供更多就业渠道;同时继续构建良好的生态系统,让绿水青山成为群众致富的金山银山。”谢桥街道党工委委员、组宣统委员姜维仕表示。
万山区变资源禀赋为经济优势,充分释放生态优势潜力,将绿水青山“好颜值”转化为金山银山“好价值”,助推全区高质量跨越发展。截至今年上半年,全区现有林地面积87.44万亩,林业总产值3.98亿元,森林覆盖率达67.71%,共发展种植灵芝300亩、茯苓13200亩、黄精760亩、太子参450亩、淫羊藿50亩,带动超20000人次就业,户均年增收超0.22万元。(吴承攀 刘子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