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8日,万山区低空飞行服务基地,一架四旋翼无人机腾空而起,40名学员屏息凝神地簇拥在培训导师周围,目光追随着无人机。培训老师手持控制器,指向屏幕上的实时画面,详细讲解着操作要点:“注意观察飞行姿态和高度控制,这是安全驾驶的基础。”
这是铜仁市初级无人机驾驶员培训的实操教学现场,本次培训由铜仁市人社局主办、铜仁学院承办,培训自7月28日开始,将持续至8月11日,参训学员来自来铜仁各行各业,其中以种植大户和企业员工为主。课程内容涵盖理论和实操两部分,现场还开设了小型巡检无人机和大型植保无人机的驾驶技术学习课程。
来自万山区大坪乡黄花村的学员杨汉毛,是位种植了75亩高粱的种植户。他参加培训的目标非常明确,掌握植保无人机技术,服务自家的农田。他给记者算了一笔经济账:“农忙时节,请人用无人机打药,一亩地的费用大概要15块钱。我这75亩地,一年至少需要飞5次。”
但比省钱更让他着急的是时效问题。“最头疼的就是等技术人员。去年就是因为等,错过了高粱打药的最佳时间,产量受了影响。”杨汉毛说,学会自己操作无人机,不仅能省下这笔开支,更能确保不误农时。
学员中也有具备一定操作经验的人。铜仁某农文旅公司的职员杨小伟,日常工作就包括使用无人机进行农文旅项目的视频拍摄和推广。他表示,参加这次系统培训让他收获很大:“以前都是自己摸索着飞,这次从最基础的、正确的起飞步骤开始学起,到安全规范、应急处置,都得到了专业指导。”
杨小伟认为,这种系统的学习远比自学效果要好。“感觉对无人机的理解更深了,操作起来更有底,对工作提升帮助是实实在在的。”他补充道。
不少学员在掌握初级技能后,已表现出对更高级别无人机培训的浓厚兴趣。大家纷纷表示,希望后续能继续参加中级甚至高级培训的意愿,以便能在更复杂的场景下应用无人机技术。
近年来,低空经济等新业态蓬勃发展,催生众多新职业。为此,铜仁市人社局与时俱进,切实加强对新职业新工种培训力度,此次围绕无人机领域技术的系统培训,也将进一步帮助群众拓展技能,为铜仁市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注入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