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区积极落实“双减”政策,坚持以学生为本,着眼学生身心健康成长,通过开展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特色课程,寓教于乐,多方位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使每一位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得。
在铜仁市天立学校天立娃劳动农场里,三年级(2)班的学生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仔细给蔬菜苗施肥,认真劳作着。
“通过学校的实践课程,我不仅学会了种蔬菜,回家还可以帮爸爸妈妈分担拖地、扫地、洗碗等家务活。”学生曾弛宇开心地说道。
“我在学校会自己洗衣服、叠被子、叠衣服,明白了美好的生活是需要靠双手来创造的。”学生杨凌薇分享着自己的感受。
据了解,天立娃劳动农场开设于2021年,占地面积200平方米,可供师生开展蔬果种植、鸡兔饲养等劳动实践。
天立学校十分注重生活化的劳动实践,组织学生参加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等,让学生在常态化的劳动中学会生活自理,提升他们的劳动素养。“通过这些劳动课程,能培养孩子们学会感恩,学会独立生活。”铜仁市天立学校校长王堂兵表示,接下来学校会根据劳动主题,规划应季劳动实践,丰富课程内容,更好地发挥“家校社”联动机制。
“你的家人是做什么工作的?”
“你了解他们的工作是否艰辛?”
在铜仁市第二十九小学四年级(6)班的课堂上,一堂以“家人的职业”为主题的美术课正在进行。老师以游戏互动、图形联想等形式对孩子们进行创意启蒙,引导大家自由创作,丰富他们对职业的认知。孩子们则以稚嫩的笔触,绘制心中父母的职业。
“我的妈妈是一名幼儿园的教师,我画的是她上课的场景,我觉得她的职业很有意义。”学生张梁杰骄傲地说道。
“我的爸爸是一名布工,画的是正在做衣服的场面,布工这份工作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艺术。”学生廖芳岑分享道。
铜仁市第二十九小学坚持以美育人、以文化育人,将校内美育课程活动与学生兴趣相契合,开设美术、书法、舞狮等艺术文化社团,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艺术活动,助力学生审美和人文素养的提升。
“我们会继续提升社团活动品质,丰富学校课外活动内容,打造好具有本校特色的舞龙舞狮品牌社团,给学生带来更加丰富的校园体验。”铜仁市第二十九小学副校长张圣军说道。
“多彩课堂”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之一。万山区各中小学校将持续做好特色课程构建,为学生提供具有教育性、实践性、趣味性的活动,充分满足学生课后发展的需要,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