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成年人 > 正文

思南:汇聚多方力量 关爱留守未成年人
2022/11/23    来源:人民日报     点击:2740   

“妈妈,我还想让你回来陪我过年,要带上答应给我买的单车,我想骑给奶奶看,让她也开心开心!”10月的最后一个周末,13岁的文智明隔着社区干部的手机屏幕,见到了在省外打工的妈妈。

文智明是贵州省铜仁市思南县鹦鹉溪镇青中村人,年幼丧父,母亲为了维持生计,只能外出务工,自己则跟着奶奶生活。2018年,得益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他们一家搬到县城的双塘街道丽景社区,文智明就近转入思南县第七中学就读。

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变化,加之大人不在身边,文智明一度厌学逃课。

“整个社区共有8名留守未成年人,全是从全县各地搬过来的。为了更好地服务这些孩子,社区干部坚持‘一周一走访’,文智明的情况就是这样掌握的。”一番了解之后,丽景社区党委副书记蔡燕立即联系学校老师,共同上门做工作,“我们还向县教育局、民政局和妇联提交特殊家庭教育补助申请,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疏导和政策帮助,这个孩子已经顺利返校学习,并且成绩有了明显进步。”

同时,蔡燕还找到了文智明母亲的联系方式,叮嘱社区干部每周走访时,帮助孩子通过视频聊天增进亲子感情。“孩子的成长路上,亲情、监护、关爱,样样不能缺位。实在无法解决的,各级干部要担当作为,健全关爱服务。”

落叶纷飞,天气转寒。思南县三道水乡三河社区的“四点半课堂”热闹依旧。乡幼儿园的刘长英老师正在教孩子们唱儿歌。

“针对留守未成年人的课后学习问题,乡里成立三道水乡新时代文明实践助学支教服务队、童心守护志愿服务队,建立‘四点半课堂’。”刘长英介绍,对于转移就学的留守未成年人,按照“免试、就近、划片”原则,简化办理入学手续,积极安排学生入校就学。

与此同时,三道水乡将全乡留守未成年人纳入台账管理,明确1名村干部和1名联户长落实包保责任,要求做到每周一走访,每月一汇报,尽可能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贵州是外出务工大省,仅2021年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就超过300万人,贵州把关爱留守未成年人成长作为一项重要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来抓,从孩子的保护、监护、帮扶、关爱等方面入手,创新完善服务保障。

“下一步,我们将加强留守未成年人之家建设,丰富课外活动服务内容,设立家长联系热线。”思南县民政局副局长郭跃芳表示,要汇聚多方力量,共同帮助孩子健康成长。(张艺开 周欢 苏滨)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