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贯彻落实好“双减”政策,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沿河土家族自治县板场镇电光村小学通过形式新颖、内容多样的社团活动,让教育职能回归学校,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近日,笔者走进电光小学,刚进校园就看到该校100余名学生在老师的组织下,有条不紊地走出教室开展大课间活动,学生们神情认真、列队整齐,随着广播里的音乐响起,精彩表演轮番上映。
“根据‘双减’政策,结合我校实际,我们开展以《你笑起来真好看》《少年中国说》《弟子规》等为载体的大课间活动,同时,根据学生实际需求,开展绘画、手工、篮球等兴趣活动,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知识,提高了学生的综合能力。”校长杨朝信说道。
板场镇电光小学基于学生的成长需求,在周一到周五下午,为学生提供羽毛球、篮球、手工等课后服务,丰富学生校内课外生活,满足学生成长过程中对艺术特长的需求,也充分发挥了学校教育主阵地作用。
“通过开展课后延时服务,促进教师专业能力提升,使师生关系更加融洽,教师有更多时间关注学生,挖掘他们的潜能,使学生们在快乐中学习、在开心中成长。”学校教师杨晓艳说道。
板场镇电光村小学本着“自愿选择、特色发展、需求为先、安全为要”的原则,积极推行义务教育课后服务“5+2”模式,学校利用课后服务时间指导学生认真完成作业,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补差补缺辅导和答疑,为学有余力的学生拓展学习空间。同时,开展形式多样的体育、艺术、阅读等课后特色服务,最大程度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
学生杨丽星告诉笔者,以前由于放学的时间比较早,放学之后回到家里比较无聊,但自从学校开展了趣味活动和大课间活动,不仅提升了自己的动手能力,而且与同学之间的关系也变得更加亲密,有不懂的问题还可以向老师请教,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做好课后延时服务工作,巩固好取得的各项成果,更加深入地研究探索适合本校学生的兴趣活动,力争让学生们的校园生活更快乐、更充实、更精彩。”杨朝信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