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未成年人 > 正文

减负提质优教育,印江特色课堂亮点多
2022/05/10    来源:梵净云天     点击:1422   

“双减”政策实施以来,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各学校积极作为,依托资源优势,把落实“双减”作为重大民生工程,让“双减”政策在落实中缓解教育焦虑,优化教育生态,真正达到“减负增效”。

落实“双减”,关键在于“减负提质”,需要变革传统课堂,生成高效课堂。对此,印江各学校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特色课程亮点纷呈,学生兴趣高涨

“下课时间到了,老师辛苦啦。”随着下课铃声敲响,印江六小校园里热闹欢跃,参加课后服务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到达指定的场地进行学习或活动。

印江六小课后服务分两节课。课后托管服务的第一节课主要针对各学科知识点,在这节课上,孩子们可以及时向老师请教不懂的知识点,完成当天必要的课业练习。第一节托管课结束后,就到了同学们最期待、参与积极性最高的兴趣课程。电子琴、足球、象棋、书法、锣鼓、羽毛球……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喜欢的特色班。

“老师,我们一起做动作,看谁的动作做得最标准。”在印江六小羽毛球技能课上,四年级学生任俊林在认真听老师讲解并示范发球技术后,向老师发起了“挑战”。

“‘双减’之后,我们把主战场放在了课堂上,以提高教学质量为结果导向,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更加精准服务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印江六小校长石昌海表示,“家校协同共育也是突破双减难题的关键,为此,我们开设了‘家长课堂’,言传身教,让家长融入学校教育,增进学校、老师和家长的交流互动、分享智慧,实现‘家校共育’。”

“双减”政策落地不仅在于“减”,还在于“加”,在学业“提质增效”的基础上,体育、器乐等门类正成为填补“双减”之下学校课后服务内容的主力。

优化作业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除了课外托管服务,作业管理、教学质量同样是全县各学校在落实“双减”政策、实现减负提质的有力抓手。“双减”政策要求,小学一、二年级不布置家庭书面作业,可在校内适当安排巩固练习。

在作业设计上,对老师的专业要求无疑更高了。“如何设计学生作业,几乎每天都是头脑风暴。”县实验小学教师马光胜分享了学校课程改革带来的变化,“现在学生在实践性作业中对学习的乐趣更加浓厚,我们也会针对性地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让孩子们在有限的时间内掌握和巩固知识点。”

在家长、学生自主自愿的基础上,县实验小学积极创新学生的延时托管服务形式,丰富开展内容,并且探索建立了“1+1+N”延时托管服务课程体系。第一个“1”指的是辅导学生完成必须完成的作业,第二个“1”指学业答疑解惑,“N”主要是指科普、文体、艺术、劳动、阅读等兴趣课程。

“学校充分发挥各学科教师资源优势,以‘作业辅导+特色课程’的形式全方位、多元化开展课后服务,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个性特长。”实验小学教师马光胜表示,“双减”的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提升课堂效率,如何有效利用好“5+2”模式的课后托管服务是重点。在基本托管方面,学校纠正了以往“基本托管==看学生完成作业”的误区,在基本托管时间内,老师们可以就共性问题或重难点进行详细地分析和讲授,有效地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据了解,下一步印江将对各学校加强教研指导,强化教研、精心备课、补齐教学短板,加强教师作业设计能力培训,定期组织开展作业设计展示、交流、评比活动,努力提高教学质量,进一步达到“减负增效”。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