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垃圾主要可以分为四类,即可回收物、厨余垃圾、有害垃圾和其他垃圾。那小朋友们知不知道,电池、灯泡是有害垃圾还是其他垃圾?”志愿者老师问道。
“是有害垃圾!”有小朋友抢着回答说道。
铜仁市二完小的税法小课堂。张亚忠 摄
这是3月30日铜仁市二完小税法小课堂上的一个画面,社工和志愿者老师通过图解说明和“你问我答”的游戏带领孩子们了解垃圾分类知识。
今年以来,铜仁市开展“益童乐园·多彩课堂”等活动助力“双减”,不断开启青少年社区生活新模式。
“一方面,垃圾分类要从娃娃抓起,让孩子们从小养成不乱丢垃圾的好习惯,提高保护环境的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关注易地扶贫搬迁的孩子们后续融入问题,打造‘益童乐园·多彩课堂’,落实‘双减’政策,让教育回归本真。”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会长任廷波说道。
在“益童乐园·多彩课堂”上,社工正在给孩子们讲授环境保护知识。王丽兰 摄
“自从搬迁过来后,学校的条件好了,孩子们学习环境好了,尤其是有了‘益童乐园’后,很多孩子的性格都变得活泼了。”碧江区南门社区第一书记龙治权介绍道。一位社区小朋友表示,现在有更多的课外实践课堂,更喜欢现在的学习生活。
在大龙经济开发区德龙社区“益童乐园”,以“环保小卫士”为主题的美化环境活动常态化开展。活动现场,社工带领孩子们到周边环境区域捡拾垃圾、美化环境,引来居民赞许的目光。孩子们积极参与、兴趣高昂,欢乐写在孩子们红扑扑、充满朝气的小脸上。
志愿者正在与小朋友交流。张亚忠 摄
碧江区正光街道打角冲社区则开展了以“‘塑’立环保意识 ‘袋’走白色污染”为主题的生活垃圾分类活动,通过志愿者老师的倾情讲述,加强孩子们对“禁塑、减塑”相关知识的学习;在碧江区南门社区,社工通过各种形式向孩子们介绍目前疫情的形势,组织开展“童心协力·‘疫’起成长”活动,让社区儿童拿起手中的画笔为祖国加油,共同阻击疫情;在万山区龙生社区,“守护朝阳·助力成长”安全知识教育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也得到了当地孩子和家长的好评……
共青团铜仁市委有关负责同志表示,“双减”政策出台后,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联合铜仁市为爱铜行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的社工和志愿者,在全市各易地扶贫搬迁社区陆续开展“益童乐园·多彩课堂”社工服务,成为铜仁实施“新市民·追梦桥”工程创建“四安家园”的生动实践,引导新市民青少年认识到要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保护生态环境,争做“环保小卫士”。同时,为助力“双减”政策进一步发挥了实效,贡献了社工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