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蝴蝶飞过的地方,幸福之花处处绽放。”这句在松桃苗族自治县流传的苗族古歌,如今有了鲜活注脚:身着玫红色志愿马甲的“蝴蝶妈妈”们,穿梭在苗乡村寨间,用爱心守护妇女儿童,以坚守赋能基层治理。这支以党建为引领、深融苗族文化的志愿服务队伍,正携手86支分队、3600名队员,让文明实践的温度浸润苗乡。

“蝴蝶妈妈”品牌的诞生,源于对苗族传统文化的深刻挖掘。近年来,松桃苗族自治县以培育“蝴蝶妈妈”新时代文明实践品牌为切入点,深入挖掘苗族文化中“蝴蝶妈妈”孕育生命、守护族群的精神内核,紧抓“心理健康、维权服务、关爱救助、文明宣传”四大重点,积极开展“蝴蝶妈妈”志愿服务行动,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和身心健康,打造妇女儿童平安家园。
结对关爱儿童是“蝴蝶妈妈”一张温暖的名片。该县通过实施“蝴蝶妈妈·博爱苗乡”结对关爱志愿服务行动,以“爱心妈妈结对关爱服务项目”为抓手,广泛动员妇联干部、巾帼志愿者、教师、企业家等各行各业的爱心女性加入爱心队伍,推动3600名爱心妈妈与4000余名儿童“结对认亲”。志愿者们化身“代理妈妈”,从学业辅导时的耐心讲解、生活照料中的贴心关怀,到心理疏导时的温柔倾听,用“一对一”的精准服务为少年儿童筑起成长“守护墙”,让文明实践充满“人文温度”。
为扎实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松桃积极打造“蝴蝶妈妈”心理咨询接待中心,组建由心理教师、专业社工、医护人员组成的服务团队,为妇女儿童提供心理咨询、心理测评、危机干预等一站式心理健康服务,帮助化解焦虑、抑郁等心理困扰。同时,志愿者们定期深入学校、社区、农村开展“心理健康进万家”知识讲座,通过互动游戏、案例分析等形式,普及情绪管理、亲子沟通等知识,让心理健康理念在苗乡落地生根。
在维权服务领域,“蝴蝶妈妈”志愿服务队紧扣《党建引领“蝴蝶妈妈”妇女儿童维权“1134”服务机制》,创新建立“1136”婚恋家庭矛盾调解模式,联合法律援助中心开展免费法律政策咨询、诉讼代理和调解服务,织密妇女儿童维权“保护网”。目前,松桃全县28个乡镇(街道)均已挂牌成立“蝴蝶妈妈”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站,并在县域内分批建设“蝴蝶妈妈”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点,带动各村(社区)全面铺开建设“蝴蝶妈妈”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点,构建起“县—乡—村”三级维权服务体系,有效确保广大妇女儿童“维权有门、求助有路”。
文明宣传是“蝴蝶妈妈”传递新风的重要纽带。志愿者们充分结合苗族文化特色,将文明理念融入苗歌、苗绣、蜡染等非遗载体,让群众潜移默化接受文明熏陶。同时,通过发放宣传册、现场讲解等形式,深入开展普法宣传、移风易俗宣传等活动,引导妇女儿童成为文明新风的传播者、践行者,推动形成尊老爱幼、邻里和睦、勤俭持家的良好社会风尚。
如今,从学校里的温馨认亲到村寨里的纠纷调解,从非遗传承的课堂到心理关爱中心的倾诉,从街头巷尾的文明宣讲到家庭院落的新风传递,“蝴蝶妈妈”们用点滴行动诠释着“关爱、维权、心康、文明”的服务理念,成为苗乡大地上一个温暖的符号。正如苗族古歌所吟唱,这群新时代的“蝴蝶妈妈”正展翅飞翔,让幸福之花在每一个需要的角落静静绽放。(杨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