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红遍黔东!铜仁以体系化志愿服务绘就文明创建新图景
2025/11/27    来源:梵净云天客户端     点击:385   

志愿服务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更是文明城市创建的核心支撑。近年来,铜仁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核心阵地,构建“党政引领、社会协同、全民参与”的志愿服务工作格局,聚焦环境整治、交通守护、特殊群体关爱、生态保护四大重点领域,推动青年、银龄、社会组织等多元力量深度参与,将志愿精神转化为文明创建的生动实践,让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新风尚在黔东大地蔚然成风。

image.png

image.png

靶向发力整治环境 擦亮城市文明“颜值”

城市文明的“面子”,始于环境的整洁有序。铜仁市以“微整治”撬动“大提升”,将志愿服务与城市精细化管理深度融合,组织青年志愿者队伍常态化开展环境整治行动。每逢周末,铜仁市第二中学的青年志愿者们身着红马甲,手持清洁工具深入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细致捡拾白色垃圾、铲除墙面“牛皮癣”、规整楼道堆积杂物,以“钉钉子”精神改善人居环境“死角”。

“作为新时代青年,能以课余时间参与家乡环境治理,既是实践锻炼也是责任担当。”铜仁市第二中学青年志愿者牛子轩谈及参与感受时称,看似微小的行动,经众人长期坚持便能凝聚起环境改善的强大合力,让铜仁的生态底色更加鲜明。如今,在青年志愿者的带动下,越来越多市民主动加入清洁家园行列,形成“人人参与、共建共享”的环境治理良好氛围。

守好交通“窗口”筑牢文明出行防线

image.png

 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直观体现,更是群众安全感、幸福感的重要保障。铜仁市聚焦交通出行痛点难点,组织市交通学校等专业院校志愿者,在城区主要交通要道、学校周边、商圈路口设立志愿服务岗,开展常态化文明交通引导。志愿者们坚守斑马线旁、路口节点,主动为行动不便的老人提供搀扶服务、协助残疾人安全通行、引导学生群体有序过街,以耐心细致的服务化解出行风险,成为城市道路上一道亮眼的“志愿红”风景线。

“参与交通志愿服务让我深刻认识到,文明出行不仅关乎个人安全,更彰显城市整体素养。”铜仁市交通学校志愿者杨诗仪深有感触地说,青年一代既要在课堂上锤炼本领,更要在社会实践中践行“立德树人”要求,以青春之力传递文明新风。市民李贤坤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学生志愿者的坚守让出行更安心,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志愿精神,既美化了城市形象,更传递了向上向善的正能量,为全社会树立了良好榜样。

精准关爱暖人心厚植文明创建“民生底色”

image.png

文明创建既要“塑形”更要“铸魂”,核心在于让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温暖。铜仁市坚持以群众需求为导向,针对失独家庭、计生特殊家庭、残疾人等群体的个性化需求,创新“志愿服务+民生保障”模式,推动关爱服务精准化、常态化。

碧江区锦江街道南门社区作为典型代表,整合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银龄志愿者力量,构建“物资帮扶+心灵陪伴+集体关怀”的全方位关爱体系,通过上门送生活物资、定期陪伴聊天、举办集体生日会等活动,为特殊群体送去社会温暖。

“虽为失独家庭,但社区志愿者的持续关怀让我倍感温暖,尤其是青年志愿者的加入,为生活带来了新活力。”碧江区锦江街道南门社区居民王素香说,志愿者的陪伴让他真切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关爱。社区居民陈尧坦言,志愿者们不仅送来床上用品、洗漱用品等物资,还经常组织集体活动,这份细致入微的关怀让心里始终暖暖的。银龄志愿者谢晓林介绍,团队始终聚焦特殊群体需求,利用节假日和重要节点开展节日慰问、健康咨询、心里疏导等服务,“就是希望通过持续的关怀,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与尊重,不再孤单。”

守护母亲河绘就生态文明新画卷

image.png

 生态保护是文明创建的重要课题,更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作为铜仁的母亲河,锦江河的生态安全关乎城市发展和群众福祉。为此,铜仁市组建由退休老人组成的银龄志愿者巡河队,让老年群体以志愿服务形式参与生态保护。这支特殊的志愿服务队伍,每日手持垃圾袋、打捞网巡查锦江河岸沿线,清理河面漂浮物、捡拾沿岸垃圾,同时向过往市民普及生态保护知识,用脚步丈量责任,用坚守守护一江清水。

“锦江河是铜仁人生存发展的根基,保护母亲河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银龄巡河志愿者张正明表示,虽年纪渐长,但能为家乡生态保护出一份力,心里格外踏实,希望通过自身行动带动更多人加入护河行列,让锦江河永远水清岸绿。

如今,在银龄巡河队的示范引领下,“保护母亲河”成为市民共识,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参与到河道保洁、生态宣传等志愿活动中,为铜仁生态文明建设注入不竭动力。

社会组织引领构建志愿服务长效机制

image.png

 志愿服务的蓬勃发展,离不开社会组织的专业引领和机制保障。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作为本土志愿服务的核心力量,始终以“服务城市发展、践行文明使命”为宗旨,搭建“学校+社区+企业+公益组织”的志愿服务协同平台,常态化开展交通文明劝导、扶老助困、环境整治等系列活动,推动青年学子走出校园、走进街头,让志愿服务覆盖城乡角落。

“当前,铜仁文明创建已进入深耕细作的关键阶段,志愿服务力量正成为城市文明的‘粘合剂’与‘助推器’。” 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会长任廷波表示,未来将持续优化志愿服务平台建设,完善志愿者招募、培训、激励机制,吸纳更多社会各界力量参与,让志愿精神融入城市血脉,让文明实践覆盖城乡每一个角落,为建设更高水平的文明铜仁、幸福铜仁贡献坚实力量。

image.png

从街巷清洁到交通守护,从特殊群体关爱到生态环境保护,铜仁市的志愿者们以凡人善举汇聚文明暖流,让志愿服务成为城市文明最生动的注脚。如今的铜仁,城市环境持续优化、市民素养不断提升、社会氛围愈发和谐,志愿服务已从“阶段性活动”转变为“常态化实践”,从“少数人参与”转变为“全民共建”。这幅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文明创建画卷,不仅彰显了黔东大地的文明温度,更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基层文明力量。

 未来,铜仁市将持续深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让志愿红遍黔东每一寸土地,让文明之花在新时代绽放更绚丽的光彩。(朱子立)

     | 铜仁市文明办

     | 齐敏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