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树老屋有了‘护身符’,司法守护让村子不怕乱拆乱建了。”近日,松桃苗族自治县大湾村村民的一番话,折射出当地传统村落保护的新成效。
我市有114个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居全省第二。面对传统村落自然衰败、建设破坏、缺乏系统保护机制等问题,市司法局将法治力量深度融入保护工作。制定实施《铜仁市传统村落保护发展条例》,构建起县级为责任主体、乡级具体负责、村级协助配合的高效保护机制,明确六类保护对象,通过编制保护规划等四项措施,确保文化遗产系统性存续。
市中级人民法院、市人民检察院、市住房城乡建设局联合行动,将中国传统村落纳入全面司法保护范畴,印发《铜仁市传统村落司法保护名录》,针对历史建筑等制定详细保护措施。
我市打造“铜韵古村·法润乡愁”普法品牌,在11个重点传统村落设普法驿站,在网红打卡点设置“扫码学法”二维码,组建特色普法队伍,定期开展“古村法治赶场”活动,还针对非遗工坊开展“订单式普法”,村民法治意识和保护意识显著提升。(何永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