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超”铜仁:一曲足球、山水与人文的协奏
2025/10/27    来源:微铜仁     点击:365   

10月18日晚,在石阡县国标体育场近万名球迷的欢呼声中,中国国家足球队前队员、中国足球发展基金会理事会理事孙继海稳步走向中圈,将足球稳稳踢出——这一脚,不仅拉开了2025-2026赛季梵净山足球联赛(简称“梵超”)第三轮石阡主场赛的序幕,更点燃了铜仁这座城市对足球运动的无限热情。

微信图片_2025-10-27_092432_230.png

作为由铜仁市人民政府主办的本土足球赛事,“梵超”自9月21日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体育场开幕以来,已在黔东大地上演了一幕幕精彩对决。赛事采用男子11人制主客场双循环积分赛赛制,吸引全市10支区县球队参与,从2025年9月持续至2026年1月,几乎每个周末都要上演精彩对决。

然而,“梵超”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场足球赛事——它是铜仁推动文体旅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是激活全民体育热情的重要载体,更是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

微信图片_2025-10-27_092438_112.png

“最氧”足球赛的独特魅力:超越竞技的文体旅融合盛宴

“梵超”的成功举办,俨然成为了拉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从开赛至今,赛事经济的“乘数效应”不断增强,每个主场都有民族表演、非遗展示、农特产品展销,真正实现“体育搭台,文旅唱戏”。白天爬梵净山、逛朱砂古镇,晚上看球赛、品非遗、吃美食、买山货,让游客玩得过瘾,买得尽兴。

“梵超”打破了“体育赛事仅聚焦竞技”的传统局限,将绿色理念转化为推动地方发展的“生态动能”。每个主场同步搭建生态产品展示窗口:印江翠峰茶、铜仁抹茶精酿啤酒、江口抹茶、思南陈薯粉、玉屏山茶油等独具地方特色的生态产品,通过赛事平台获得了更多关注。

铜仁既通过赛事向外界传递了绿色发展的决心,又以体育热度带动了生态产品销售,实现了“绿色理念传播”与“生态经济增收”双向赋能,也打破了农产品宣传的固有模式,推动了“农文体旅”深度融合。

“梵超”除了带动农特产品等生态经济增长,更带动了精神与文化的传承。足球在这里成为纽带,连起传统的根与现代的潮。在10月18日的石阡主场,极具地方特色的《石阡说春》、嘣嘣鼓、石阡木偶戏、石阡仡佬民歌《情姐下河洗衣裳》等集中表演,将石阡的地域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为整个赛事增添了浓厚的文化氛围。

随着赛事的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梵超”正以蓬勃的生命力,点燃铜仁足球热情。

微信图片_2025-10-27_092443_548.png

全民参与的“草根狂欢”:一场接地气的足球盛宴

“梵超”主打一个接地气,球员年龄从18岁到50岁,职业多种多样——学生、民警、外卖小哥、的哥、个体户……统统上场!每支队伍都是县里的“全明星”。

印江“梵净雄风队”的故事最能体现这种全民参与的特质。这支由银行职员、大学生、快递小哥等组成的草根球队,共有42名队员。18岁的田中奥是球队的新生代力量,也是遵义医科大学麻醉学专业的一名大一新生;44岁的李小烽是队里的“老大哥”,已有31年球龄;快递小哥张羽宇在比赛中担任左边锋,风吹日晒的派送工作没有磨灭他对足球的热情。

德江天麻队的组成更是多元化的典型代表。这支队伍由教师、医生、警察等各行业足球爱好者组成,23名队员里有通信公司职员,也有大学生,是一支充满活力的足球队伍。在“梵超”第二轮德江主场赛中,德江天麻队以3:2战胜侗听玉屏队,现场3万余名观众共同见证了这场跌宕起伏的赛事。

这也是真正的草根足球——没有高昂的参赛门槛,没有严格的选拔标准,只要你热爱足球,都能在这个舞台上展现自己。

微信图片_2025-10-27_092457_396.jpg

“梵超”的全民参与不仅体现在球员组成上,更体现在整个赛事的组织形式和群众参与度上。思南主场免费发放3000张入场券,万山主场设置互动K歌、有奖竞猜等环节,让赛事真正成为连接球迷与地域文化的纽带。

在思南主场,高亢歌声回荡在体育场上空,既为球员加油鼓劲,也让观众热情持续升温。比赛结束,终极大抽奖如期而至,为这场雨中足球赛画上了圆满句号。这种将足球比赛与文化活动、观众互动相结合的方式,让“梵超”成为了真正的全民狂欢节。

尽管强调全民参与和娱乐性,但“梵超”的竞技水平也不容小觑。第三轮四场比赛有三场90分钟常规时间战平,最终通过点球大战才决出胜负——比赛的激烈程度充分说明了各支球队的实力相当。

以思南与碧江的对决为例,两队在90分钟内战成2:2不分胜负,最后通过点球大战,思南陈薯花灯队以8比7的比分获得胜利。这种胶着的比赛不仅展现了球员们的技术水平,更体现了他们对胜利的渴望和永不放弃的精神。

“梵超”的举办,是铜仁推动全民健身、发展体育事业、提升城市活力、促进文旅体深度融合的重要举措。通过这种办赛模式,“梵超”实现了体育惠民的目标,让人人都能参与,人人都能享受。

微信图片_2025-10-27_092502_412.jpg

孙继海“海选未来”:为铜仁足球播撒希望的种子

10月18日早上,对于铜仁的足球少年们来说,是一个难忘的日子。由中国足球名宿孙继海发起的“海选未来足球计划”走进铜仁,在江口县第二小学球场举行选拔测试。本次选拔聚焦2015年龄段、2017年龄段男生,共吸引铜仁103名足球小将报名参与。

绿茵场上,小球员们带着对足球的热忱全力展现:盘带突破时的灵活闪躲、传球配合时的默契呼应、射门瞬间的专注发力,每一个动作都藏着对足球梦想的执着。选拔考核围绕“技术+体能+团队协作”展开,经过多轮严格筛选,8岁的冯康哲脱颖而出,成功获得“海选未来足球计划”大连基地试训资格。

在选拔活动前一天,孙继海一行刚抵达铜仁便前往江口县凯德民族学校观摩训练,并与当地青训教练进行交流,分享青训经验、常见误区及训练规律。

在交流分享中,孙继海强调“两条腿走路”和“用脑子踢球”,在突破训练中,他一直试图激发小球员的创造力,要求孩子们大胆去做此前没做过的动作。他还从青少年球员心理建设、技术动作标准化训练到如何搭建科学的梯队培养体系展开分享,并结合自己征战国内外联赛的宝贵经验,生动诠释足球运动对青少年成长的价值。

孙继海特别强调了专注度的重要性。在与基层教练讨论天赋识别时,他总结道:“专注度决定孩子的接受能力和效率。”这一观点得到了在场教练的一致认同,为他们今后的执教工作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成功获得试训资格的冯康哲表示:“我很开心能获得‘海选未来足球计划’大连基地试训资格。去大连后,我会认真训练、好好学习、听从教练指导。我的梦想是进入国家队,为国家争光。今天见到孙指导非常高兴,之前在网上看过他的教学视频。进入基地后,我也会听从他的指导,努力成为更强大的球员。”

冯康哲的父亲冯凯分享道:“我业余时间兼职教练。自己踢球近三十年,孩子从小看我踢球,也渐渐喜欢上足球。从他四岁半开始,我就有意识地培养他,一路坚持下来很不容易。希望他未来能进入国家队,我们家长会尽力支持,但关键还在于他自己,场上对他严格要求,场下则给予更多关爱。”

孙继海的到来,不仅是对个别优秀球员的认可,更是对整个铜仁足球青训体系的激励。

微信图片_2025-10-27_092506_582.jpg

多点绽放与向下扎根:梵超赛事的发展格局

“梵超”创新采用“全域主场”模式,覆盖铜仁10个区县,每个区县均搭建专属赛场,配套专业裁判团队与赛事保障体系。这种模式让每个区县都能充分展示自身特色,形成了“周周有赛事,区县有主场”的良好局面。

赛事通过“小组循环+冠军争夺”两阶段赛制,17轮精彩对决从今年初秋延续至次年1月,堪称铜仁“最长情的足球派对”。

微信图片_2025-10-27_092512_133.jpg

各区县主场特色鲜明。印江作为开幕式举办地,展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德江主场吸引了3万名观众,展现了强大的群众基础;石阡主场有孙继海助阵,提升了赛事影响力;万山主场将朱砂文化与足球结合,展现了独特的地方特色。

孙继海与当地青训教练的交流,为铜仁足球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智力支持。通过与高水平教练的交流,铜仁的基层教练们不仅学到了具体的训练方法,更重要的是更新了理念,认识到了科学训练、体教融合的重要性,这将对铜仁青少年足球的发展产生积极作用。

各区县的足球活动也在增加。学校足球队的训练更加规范,业余足球队的数量在增长,足球培训班也越来越受欢迎。一位体育老师说:“孙继海来了之后,明显感觉到孩子们对足球的热情更高了,报名参加足球队的学生比以前多了一倍。”

微信图片_2025-10-27_092518_626.png

如今,“跟着梵超去旅行”成为了新的旅游口号。游客们可以白天爬梵净山、逛古镇,晚上看球赛、品非遗、吃美食、买山货,形成了完整的旅游产业链,不仅丰富了游客的体验,也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梵超”不只是一场足球赛事,它是铜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是推动文体旅融合的创新探索,更是全民共享的体育盛会,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基层足球的蓬勃生机,也看到了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无限可能。(张宏扬 刘艺  谢宗沛)

     | 铜仁市文明办

     | 齐敏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