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乡村学校高级岗位少,想评职称‘挤破头’,现在政策倾斜,我们也有盼头了!”在铜仁市印江县一所乡村中学,教师们对岗位调整的感受尤为真切。
2025年,铜仁市以“县管校聘”为抓手,出台《铜仁市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实施细则》,从机制构建到资源调配再到活力激发,打出一套教育改革“组合拳”。不仅破解师资配置难题,更让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一池春水”彻底活了起来。
围绕“人岗相适、均衡配置”目标,铜仁从编制“精打细算”、岗位“优化倾斜”、全员“竞聘上岗”三方面精准发力,确保师资调配“有弹性”,让乡村教师“留得住、有发展”。
改革落地,变化立竿见影。通过跨校竞聘、直选考调、“走教”制度等机制,既解决了城区学校“师资紧”,又消化了部分乡镇学校“教师余”的问题。同时招聘特岗教师补充农村学校,有效改善了乡村学校的师资,优化了学科配置。
如今走进铜仁的中小学,最直观的感受就是供需矛盾缓解、城乡差距缩小、教师干劲更足了。
“以前备课按‘老套路’,现在为了上好课、评优秀,主动学新理念、练新技能。”一位初中教师说。
为了让改革成效“稳得住、能长效”,铜仁还同步完善保障机制。不断强化聘后管理,建立以师德师风为首要标准、涵盖教学实绩的多维度考核体系;建立科学的教师申诉机制,让学校管理更规范、更有公信力。
随着“县管校聘”改革的持续深化,当地教育发展的新动能不断释放,正朝着义务教育优质均衡的目标稳步迈进。(周银松 张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