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农民日报》刊文《贵州:承接产业转移 端稳“劳务饭碗”》,报道近年来,贵州省通过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得出”双战略,加大东西部协作力度,促进600万黔籍务工人员稳定就业。具体报道如下:
近年来,贵州省通过大力实施“引进来”“走得出”双战略,加大东西部协作力度,促进600万黔籍务工人员稳定就业。
2022年,为带动广大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松桃苗族自治县依托东西部产业协作共建园区,把贵州乐嘉文创科技有限公司玩具生产线下沉延伸到劳动力富集的乡镇。在县委和乡镇统筹安排下,开设强村富民工坊,落户孟溪镇矮屯村,通过“企业订单+乡镇生产”承接中高端玩具生产业务。2024年,孟溪强村富民工坊产值超过1亿元,发放工资超2000万元。如今,孟溪镇的生产车间已经实现生产与管理人员的99%本土化,村民纷纷转型为产业工人,月平均工资超4000元。
产业转移带动强村富民,这样的景象在贵州多地上演:在德江县,当地正建设“贵州鞋城”,先后引导多家制鞋企业落地投产,健全完善制鞋产业链;在贵州外出务工人员较为密集的铜仁市、毕节市等地,粤黔两地以广东企业+贵州资源、广东研发+贵州制造、广东市场+贵州产品、贵州总部+贵州基地的“4+”合作为着力点,引导落地贵州投产企业1524个,吸纳20.36万名农村劳动力就业……数据显示,2024年,贵州城镇新增就业62.51万人,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16.2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再就业7.41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