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长廊说“劳模事” 灯箱亮“奋斗光”
2025/08/18    来源:梵净云天客户端     点击:466   

“原来劳模就在我们身边,像亲切的邻居一样。”8月11日清晨,在铜仁市碧江区金滩桥头沿江步道晨练的王女士被“劳模文化长廊”吸引,看着展板上的当地劳模故事,她感慨道。这是铜仁市总工会创新打造首批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和工匠精神(简称“三个精神”)宣传载体——“劳模文化长廊”“公交站点劳模灯箱”后,让“三个精神”浸润市民生活的生动场景。

铜仁市总工会在碧江、万山主城区布局三大“劳模文化长廊”:碧江区金滩桥头沿江步道、中南门古城江宗门码头,万山区木杉河音乐喷泉,以及34处“公交站点劳模灯箱”,以展板、灯箱陈列的形式,共展示了37名铜仁市的全国和省劳动模范先进事迹。其中,有全国劳动模范何英从建档立卡贫困户成长为社区“超级女管家”的故事,还有全国劳动模范吴树清带领团队攻克技术难题,获国家专利授权20余项的故事……这些平凡岗位上的坚守与突破,成为铜仁市高质量发展的精神注脚。

作为铜仁城市地标,中南门古城江宗门码头的“劳模文化长廊”更增添了人文气息。带孩子游玩的张先生说:“闲暇时就能感受到劳模精神,这种方式很接地气。”

劳模故事走出长廊,融入市民通勤路后更显鲜活。河滨公园公交站劳模灯箱里,全国劳动模范刘俊“风雨无阻跑遍辖区”,实现快递进村全覆盖,助农创收超百万元,让同行李明深受鼓舞:“他是我们的榜样。”三江公园站劳模灯箱里的省劳动模范向静,带领小江口村发展5200亩精品水果产业,2024年为村民带来120余万元工资和30余万元分红,其事迹引发市民热议:“好带头人才能让村子富起来。”

如今,这些宣传载体成了市民的“微型精神充电站”。碧江区社区志愿者以劳模为榜样服务群众,万山区网约车司机自发学习劳模先进事迹,形成“把每一次接送当责任”的共识。

“让劳模先进事迹在散步、通勤中与市民相遇,从而让‘三个精神’真正走进群众心里。”铜仁市总工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冷雪梅表示,下一步,将持续贯彻落实“三个精神”,加强劳模先进选树培育,大力弘扬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社会风尚,激励全市人民通过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实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胡大方)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