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净山下的“超级IP”——解码铜仁市文体旅融合发展的“流量密码”
2025/02/21    来源:梵净云天客户端     点击:457   

2024年12月的一个清晨,数千名跑者从铜仁碧江区八官溪出发,沿着梵净山智慧赛道向终点奔去。这条串联起锦江河畔24个村寨的赛道,不仅是全国首条全封闭式智慧马拉松赛道,更是一条镶嵌在山水间的“绿色经济走廊”。来自云南的参赛选手刘丽冲过半马终点线时感慨:“这里的赛道像一幅流动的山水画,跑完还能喝到热腾腾的羊肉汤,铜仁的赛事服务让人暖心!”这场名为“梵马”的赛事,正是铜仁市以文体旅融合撬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缩影。

1.webp.jpg

碧江区,2024贵州铜仁·梵净山春季马拉松在梵净山赛道鸣枪开跑,选手们在比赛中。叶顺强 摄

从“流量入口”到“经济引擎”

梵净山,这座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的“天空之城”,是铜仁最耀眼的文旅名片。2024年,梵净山跻身首批“世界旅游名山”,全年接待游客量突破历史峰值,带动周边3万人就业。而依托梵净山IP打造的“梵净山马拉松”“环梵自行车赛”等赛事,则让这座名山从“静观”走向“动感”。2024年春季马拉松期间,“梵马”两度登上抖音热搜铜仁榜第一,相关话题传播量达2亿人次,赛事直接拉动旅游收入超4600万元。

2.webp.jpg

碧江区锦江河畔,一场别开生面的“7·16公开水域游泳赛”正在上演。选手们在清澈的河水中劈波斩浪,岸边观众为巡游队伍喝彩。这项赛事与“中国传统龙舟大赛”共同构成碧江的“水上双璧”,2024年龙舟赛期间,#贵州铜仁的龙舟DNA动了#等话题累计播放量超4.2亿次,带动沿线农家乐日均营业额突破万元。以水为媒,体育赛事俨然已成为展示铜仁城市生态与文化的窗口。

从“赛事流量”到“产业增量”,文体赛事的“聚光灯效应”正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2024年“梵马”赛事期间,铜仁酒店入住率同比提升35%,中南门历史文化街区的抹茶拿铁、梵净山红茶等特产销量激增50%。赛道沿线的茅溪村,依托赛事流量打造生态乡村旅游体验中心,年接待游客25万人次,实现产值500万元。茶农张珍军在赛事现场笑逐颜开:“一天卖出100多斤茶叶,选手们还留了联系方式订货!”

文化赋能 非遗活化与历史新生

每当夜幕降临,中南门历史文化旅游区便化身为非遗的“露天博物馆”。金钱杆的灵动、傩戏的神秘、玉屏箫笛的悠扬,在灯火中交织成一场文化盛宴。2024年,“中南门之夜”累计曝光量超4亿次,推动该区域接待游客973万人次,非遗巡游、百姓大舞台等活动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游客冯刚感叹:“这里不仅能看非遗表演,还能亲手体验苗绣,文化变得可触可感。”“中南门之夜”,这一非遗的“破圈”实验,如今正越来越具有活力。

3.webp.jpg

在梵净山脚下的云舍村,民宿“云舍小院”今年新增了非遗体验区。游客可跟着非遗传承人学习制作土家糍粑,或在古法造纸工坊创作一幅山水笺。“过去靠种地年收入不到2万,现在开民宿加上非遗体验项目,年收入超过15万元。”老板杨大姐笑道,正是铜仁“非遗+旅游”模式的鲜活注脚,也是云舍村吃上“旅游饭”的生动体现。目前,全市培育非遗工坊23个,开发苗绣产品220款,年产值达4000万元。

在周逸群烈士陈列馆,一群“00后”讲解员正用短视频直播的方式讲述红色故事。铜仁创新推出的“红色剧本杀”“沉浸式党课”等项目,让黔东革命根据地历史焕发新魅力。2024年,万山汞矿遗址入选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电视剧《沸腾的群山》在央视热播,推动红色旅游接待量同比增长40%。我们能够感受到这是铜仁红色文旅的“青春表达”,也是铜仁红色历史的新生。

从“物理叠加”到“化学裂变”

在玉屏油茶公园,一条融合弯墙、乱石障碍、林间路径的山地自行车赛道刚刚竣工。这条赛道不仅是竞技场,更成为户外运动爱好者的“打卡地”。2024年,铜仁举办自行车赛事18场,带动沿线温泉小镇、生态农庄消费增长30%。“体育+农业”“体育+康养”等新模式,让乡村振兴与文体旅发展同频共振,也让我们看到了“体育+”的无限可能。

4.webp.jpg

一组数据揭示融合发展的强劲动能:2024年1-10月,铜仁接待国内游客数同比增长15.99%,旅游总收入增长17.86%,增速居全省前列;体育彩票销售额突破3.72亿元,直接拉动体育消费超亿元;梵净山旅游区内经营主体达1500家,形成“赛事引流—消费留存—产业升级”的良性循环。

在2025年全市文旅工作会议上,“突出IP赛事”“构建文旅发展新格局”被列为重点任务。铜仁正加快完善“一圈两带三区”联动机制,推动梵净山文化旅游创新区与乡村振兴产业带深度融合,让文体旅融合成为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引擎”。

站在2025年的新起点回望,铜仁的文体旅融合发展之路,恰似梵净山间蒸腾的云海——既有脚踏实地的耕耘,也有直上云霄的超越。从一场马拉松点燃全城激情,到一项非遗技艺唤醒文化自信;从一条智慧赛道串联城乡发展,到一张世界名片吸引全球目光,铜仁正以“诗与远方”的交响,奏响新时代的奋进乐章。

未来,随着“梵马”IP的持续深耕、非遗活化的创新探索、体教融合的纵深推进,这座山水之城必将以更开放的姿态,在文体旅融合的赛道上跑出加速度,让“梵天净土·桃源铜仁”的故事传唱得更加悠远绵长。张宏扬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谢俞

    吴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