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光可成炬,温暖一座城!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倾情书写新时代雷锋精神
2023/06/28    来源: 文明铜仁公众号     点击:1017   

黔东大地,自古崇文尚礼。当新时代文明新风拂过,“向着太阳奔赴”的队伍越来越壮大,党员志愿者、青年志愿者、巾帼志愿者、文艺志愿者、应急救援志愿者……这当中,有学生、老人,还有机关干部、个体商户等。

他们走进社区、走进乡村、走遍梵山净水,传播党的声音、服务发展大局、参与大型赛会、抗击重大灾害,播撒凡人善举的种子。道德天空下,点点微光汇聚成曜曜星河,彰显着社会文明的温度和高度。

群众在哪里,志愿服务就延伸到哪里。近年来,我市不断深化志愿服务体系建设,志愿者队伍持续壮大,志愿服务活动蓬勃开展,志愿服务品牌效应日益彰显,文明新风尚蔚然成风。在志愿服务道路上涌现出一批批“精兵强将”,其中,筹建于2016年6月的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就是这批“精兵强将”代表之一。

近年来,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大局,贯彻落实省、市文明委相关工作要求,牢牢把握志愿服务发展方向,在全社会大力普及志愿服务理念,弘扬志愿服务精神,壮大志愿服务力量,打造志愿服务品牌, 团结联合省内外广大志愿服务组织、志愿者广泛开展志愿服务活动,服务我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以实际行动在黔东大地书写新时代雷锋故事,为推动我市志愿服务事业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640 (9)_副本.jpg

筑牢文明阵地 劲吹时代新风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雷锋精神,人人可学;奉献爱心,处处可为。”从邻里互帮、守望相助的身边善行,到跨越山海、心手相牵的凡人义举,雷锋精神已熔铸于社会发展与时代脉动之中。

近年来, 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团结带领广大志愿者感党恩、跟党走,在思想引领上担当新使命,筑牢文明阵地。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断加强政治建设,切实突出志愿功能。持续发起“感恩·奋进——志愿建功新时代”“学好百年党史·携手志愿铜行”“喜迎百年·我的入党故事”等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组织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工作者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多种形式学习党史、国史,坚定走中国特色志愿服务之路。

——组建阳光志愿者宣讲队,走进学校、企业、社区、乡村、易地搬迁社区等,宣讲党的创新理论,让党的声音传遍千家万户。

——在志愿服务活动实践中引导广大志愿者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与党同心、与党同行。

640 (10)_副本.jpg

夯实内部建设 建立长效机制

从阳春三月到寒冬腊月,一群群“红马甲”化身“文明使者”活跃在铜仁的街头巷尾、车站广场、社区家庭,全城涌动起一片片“志愿红”。

近年来,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不断壮大志愿服务工作体系,在夯实内部建设基础上再上新台阶。

——建立健全组织机构,率先在全省公益性社会组织中成立工会、团委、妇联组织,也成为全市唯一一家获得5A 级公开募捐资格证书、全省税前扣除资格、全市免税资格的组织。

——抓好招募环节。在每年的“3·5”学雷锋纪念日、“12·5”国际志愿者日等,积极利用微信、电话等渠道,大力宣传志愿服务活动的重要意义,开展志愿者的招募工作,通过初试、面试等环节选拔志愿者,并通过系列化、专业化的培训,保证志愿者质量,通过分类管理、细化标准,新增志愿者3000人。

——抓好管理环节。制定了《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志愿者管理办法》《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工作规则》等一系列规章制度, 对广大志愿者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抓好激励环节。健全完善志愿者活动记录、考核奖惩等工作制度,制定《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嘉许激励制度》,促使协会志愿者事业规范有序发展,初步形成了“条块结合、上下联动”的志愿服务活动运行机制。

640 (11)_副本.jpg

擦亮特色品牌 丰富志愿形式

星火成炬,汇涓成海。

近年来,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与时俱进打造志愿服务项目品牌,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上展现新作为。

——团结带领广大志愿者奋力投身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参与实施关爱一小一老和百家社会组织助力脱贫攻坚有效衔接乡村振兴行动。

数据显示,五年来,协会共动员200余家爱心企业、1.5万名志愿者,到全市10个区县200余个乡镇开展志愿服务。在村(社区)和易地搬迁社区投入5291057.92元,开展“益童乐园”“阳光陪伴·情暖双阳”“点亮微心愿·共筑中国梦”“温暖包”“健康‘医’小时”等项目,10.5万人次受益;

组织实施“壹基金温暖包”项目,为4220名贫困未成年人赠送“温暖包”,价值154.3万元。在碧江区开展大学生结对“春晖社”助力脱贫攻坚暨“七彩假期·快乐童年”等活动 100余场次,惠及贫困未成年人3025人次;

开展“微心愿·圆梦行动”活动,为部分学校贫困学生送去 30万元助学金和价值5万余元的校服。链接资源为玉屏、石阡、德江建设乡村音乐(舞蹈)教室30所,价值125万元。实施“一帮一”助学行动,为全市511人发放助学金56.1万元。

640 (12)_副本.jpg

——组织广大志愿者敢于在急难险重中冲锋靠前。发起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行动,参与全市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建立“三人制”志愿服务机制,建立建强志愿服务预备队,引导志愿者有序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

2020年4月以来,在铜仁火车站常态化疫情防控工作中,协会累计招募1.5万名志愿者,单日上岗30人,累计参与志愿服务1.2万人次,服务进出站乘客50万人次;

2021年7月,河南省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市等城市发生内涝,协会第一时间响应,筹集资金善款,并驱车14个小时,跨越四省1235公里,安全将爱心物资送到河南省巩义市米河镇受灾群众手里,并积极协助当地防疫人员做好消杀工作、核酸检测和防疫宣传工作,累计服务5000人次;

2022年5月,协会接到援沪任务后,协会选派4名志愿者协助铜仁蓝天救援队分别在上海市闵行区华漕镇、浦东新区北蔡镇进行消杀任务,累计消杀面积300万平方米,3200余户居民受益;

2022年9月助力贵阳疫情防控,协会联动15家企业将价值35万元的粮油、防疫、生活等物资送往贵阳。五年来,积极参与防灾救灾工作,组织1200余名志愿者参与,为受灾群众提供价值118.78万元的粮油、饮用水、救灾箱、行军床等物资,3.5万人受益。

640 (13)_副本.jpg

——凝聚志愿力量共建共享生态文明。发起铜仁市“守护生态积极行动·水美锦江”保护河湖志愿服务行动,截至目前,共招募“生态锦江守护行动·水美锦江”保护河湖志愿者1.5万余名,开展巡河护河350余场次,发放宣传资料2万余册,在“贵州生态日”期间,集中开展巡河护水、巡林护绿等生态环保系列志愿服务活动。协会“生态锦江守护行动·水美锦江”项目荣获2022年“多彩贵州·生态振兴”青年生态环保低碳项目大赛一等奖。

——推进志愿服务常态化。围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工作,参与各类志愿服务项目建设。据统计,近三年来,共实施志愿服务春运“暖冬行动·春运暖程”,累计招募5000余名春运志愿者入驻高铁站、火车站等提供出行便民服务,常态化开展“3·5”学雷锋纪念日、“12·5”国际志愿者日志愿服务示范活动,以国庆节、重阳节、全国助残日、儿童节等节日为契机,组织广大志愿者开展扶弱济困、扶老护幼、阳光助残、爱心送考、情暖交警环卫工等志愿服务活动 1000场次,投入款物累计52.3万元。

640 (14)_副本.jpg

营造公益氛围 传播主流价值

“一个人做好事的力量有限,要影响激发带动更多人做好事。”对于公益事业,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党支部书记任廷波这样说道。

近年来,铜仁市阳光志愿者协会凝聚人人参与、支持和关注志愿服务社会共识,在志愿服务文化上取得新成就。

——打造“阳光陪伴”志愿服务名片,推出项目和加强宣传交流,大力繁荣志愿服务文化,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加强媒体宣传营造公益氛围。努力营造公益氛围,增强义工协会品牌知名度,助力城市文明创建,协会历来重视公益宣传工作。获得CCTV-13新闻频道、人民网、贵州日报(天眼新闻)、学习强国(贵州、铜仁平台)、多彩贵州网、梵净云天(铜仁日报)以及多家新媒体对协会活动累计刊发宣传530余篇(次),阅读量达10万次。

——宣讲身边榜样故事。在中央宣传部、团中央等八部委开展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四个100”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中,推选1人荣获“最美志愿者”,1人进入“最美志愿者候选人”,5人先后被评为“省、市(县、区)道德模范”“贵州好人”“铜仁好人”“铜城仁者”,20名志愿者被授予“志愿服务先进个人”,30名志愿者被团中央青年志愿者行动指导中心、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表扬。

近年来,协会先后被授予“5A级社会组织”“全市文明单位”“全市先进基层党组织”“铜仁市直机关先进基层党组织” “贵州省优秀志愿服务组织”“贵州省三八红旗集体”“全市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

640 (15)_副本.jpg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一项项志愿服务活动的开展,一个个志愿服务品牌的建立,一个个荣誉称号的获得,志愿者传递着爱与暖,散发着光与热,“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群众心中不断生根发芽,让铜仁这座城市更有温度。(杨巧丽 石珍英)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