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在脚下更在心中,杨秀全35年痴心干了一件事
2021/11/25    来源:梵净云天     点击:1483   

一条路,改变几十万名群众的出行方式;

一条路,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

一条路,见证时代的发展变迁;

一条路,让山外不再遥远。

今天的沿河,城乡路网密布;今天的沿河,交通不再是发展的瓶颈;今天的沿河,条条坚实的公路,蜿蜒在大山深处,承载着山区百姓的幸福小康之梦。

他,叫杨秀全,是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公路管理段段长。

1986年,年轻的杨秀全带着回报家乡的梦想告别部队,踏上了公路养护的奋进之路,从此与公路结下不解之缘,一干就是35年。历任路政管理股股长、设备物资股股长、工会主席、副段长。2017年8月被任命为沿河公路管理段段长。

多年来,杨秀全始终以踏实务实、躬身先行的实干姿态赢得群众赞誉;以服从领导、忠诚担当、任劳任怨的党员品质获得上级好评,先后被评为“铜仁公路管理局先进个人”“铜仁公路管理局优秀共产党员”、贵州省交通运输厅“文明标兵”。

杨秀全深知,公路养护是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部门,要抓好公路的养护,首先就得学好业务知识,因此无论工作多忙多累,他每天都要抽出时间学习,专研政治理论和专业业务知识。

同时,还经常和班子成员一起制定单位的长远规划和规章制度,这些规划、制度的出台和贯彻实施,收到了很好的效果,让沿河公路管理段赢得了“工人先锋号”“全市文明单位”“全省文明单位”等荣誉。

工作学习之余,杨秀全还经常到各养护站和一线职工交流谈心,耐心倾听职工的心声,力所能及解决职工的困难。

参加工作以来,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已经记不清有多少个举家团圆的节假日是在公路上度过。作为家里的长子,在老母亲生病期间,没有能够及时去陪护;作为丈夫,在妻子生育期间,也没有请假去照顾。

当记者问:“这些年来,您全身心投入工作,对家人有愧疚吗?”杨秀全坦言:“人心都是肉长的,说不愧疚是假话。但是,我是一个公路人,养好路护好路,让更多百姓出行便利,是我的职责,从事了这项工作,就必须担当和付出。”

作为一名基层公路部门的行政领导,确保干线公路安全畅通是最大的心愿。杨秀全的手机24小时都是开着,随时准备应对各种突发公路事件。几十年间,他记不清执行过多少公路抢险保通任务,也记不清救助过多少受灾群众。

2021年6月6日上午,一场强降雨袭击沿河全境,县内公路到处出现大面积积水,国道326线K78+450—470路段左侧边坡坍塌,约800m3的泥石流堆积在公路,大量泥石树木滑入路面,导致通行受阻,车辆滞留。

接到公路巡查人员的电话,杨秀全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启动公路防汛应急预案,并亲自带领14名抢险人员奔赴受灾路段。在抢险现场,杨秀全组织人员有序抢险,年过五旬的他也亲自上阵,帮助抬石块、清淤泥。

“那次抢险真的太危险了,我们都劝杨段长休息,因为他年龄大了。但他却说,所有人都上阵了,我哪能退缩,我是党员、是干部,要和同志们一起奋战。”沿河公路管理段工会主席高世杰说起杨秀全,一脸敬重。

国道326线K130+750路段地处沿河官舟镇枣树坝村,是国道326线沿河至德江的必经路段。该路段为急弯路段,加之上坡行驶、视距不佳,极易给驾驶人员造成视线错觉,从而引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杨秀全以“察民情访民意”专题调研活动为契机,以推动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为着力点。经过实地走访、现场查看、听取群众意见等形式,了解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主动联系协调当地政府、公安、安监等多家单位进行实地勘查,共同提出消除隐患的方案,后由沿河公路管理段出资2.8万元在该路 段增设混凝土防护栏及公路标志标牌,消除了潜在安全隐患,确保了司乘人员和沿线群众安全出行,赢得群众的高度赞许。

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之年。如果说脱贫攻坚是一栋房屋的地基,那么乡村振兴就是主梁。只有把“梁”搭好搭高,乡村的经济活力和人民的幸福生活才能够得到保障。

杨秀全深知这一道理,他先后10多次前往帮扶村察看村情民情,并与村两委班子以及驻村工作人员座谈,详细了解产业发展、环境整治等方面情况,并就如何促进帮扶村经济发展、改善村容村貌等问题与当地干部进行深入探讨。

特别是今年8月,在仁家宅村两委换届的关键时期,恰逢最强高气温,由于村部会议室未配置空调,为党员大会及村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带来极大不便。

杨秀全在得知情况,急帮扶村之所急,及时筹集资金购置了2台空调送到村委会。

这就是生性朴实、工作勤奋的杨秀全,他以对事业的真诚与执着,默默在公路上耕耘和付出。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细流无以成江河,正是这点点滴滴的事迹,体现着杨秀权衷爱事业、无私奉献的人生真谛。

对于杨秀全,走在路上,是回忆、是欣慰、是无憾,更是生命最饱满的幸福。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