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思南:传承剪纸文化 绽放非遗魅力
2024/06/24    来源:铜仁智慧党建云     点击:32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根基。近年来,铜仁市思南县高度重视土家族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为深入推进非遗传承保护,通过非遗文化进校园,开展研学、游学等形式,培养更多的优秀传统文化继承者和弘扬者,推动文化传承与创新。同时,还积极开发文创属性的旅游商品,实现非遗和旅游深度融合,让更多人知晓、了解、接受并爱上土家非遗。

“我们(剪纸)是遵循的先里后外、先繁后简,我们在刻的时候,插刀的应用一定要做到刀不离纸,刀刀才能相连。”在思南县民族中学的剪纸社团课上,思南土家族剪纸传承人王再臣跟学生们讲解刻刀的技术要领。

思南土家族剪纸,主要流传于乌江流域中部思南县及周边地区,它是在传统剪纸工艺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创新,以刻刀为工具进行创作的民间艺术。在作品的构图设计上,都以“囍”字为中心,衬以喜鹊、龙、凤、蝙蝠、葫芦、鸡、羊、鱼、石榴、葡萄等其他灵动图案,其中也包括梵净山、珠穆朗玛峰、长城、天安门、土家风雨桥、苗侗鼓楼、大熊猫等创作元素,展示了土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思南县民族中学2017年成立了剪纸社团,传承思南非遗文化。剪纸社团深受广大学生的喜爱,自成立以来,已经有200多名学员,开展各类剪纸活动,从剪纸文化的内涵到剪纸技法,让学生深入感受到思南剪纸文化的魅力。现在每周三下午思南县民族中学的剪纸社团都会定期开展活动,学生不仅积极参与,还从中领悟到了深刻的文化内涵和人生哲理。

思南县民族中学高中一年级学生邓华松说:“我个人认为,思南剪纸不仅是一种艺术文化,更是一种民族气节。初学剪纸,不知其意,再学剪纸,已阅其魂,在剪纸的过程中,我们可领略语文的诗境之美,也可以领略数学的弧长之美。在剪纸的过程中,我们可以领悟恒心、耐心、细心于一体,在生活中亦是如此,‘三心’一体,创造精彩人生,活出精彩自我。”

思南县民族中学是贵州省民族文化教育特色示范校,学校高度重视学生社团活动,各社团都有专业的指导教师作指导,同时还特聘市级剪纸非遗传承人王再臣老师到校对学生们做指导。除剪纸社团,该校还设有花灯、花烛、花甜粑、摆手舞等各类特色文化社团及兴趣小组30多个,有效促进了民族文化教育特色示范校的发展。

为了让“思南剪纸”得到很好的传承和发展,思南县还在盐市街成立了“思南剪纸”非遗馆,该馆将作为思南非遗技艺传承与发展的对外窗口,以“创新、研发、销售”为主题、以发展促进群众增收为内涵、以技艺传承为核心,实现思南非遗产业的迭代升级。

“关于我们思南土家族剪纸的传承发展,我们主要从这几个方面来做,第一个是做一些研学的剪纸教学,现在很多的学生、游客都参与进来了,我们现在已经开展了上百场的研学体验活动、非遗体验活动。在这基础上,我们也开发了一个研学物料包,研学物料包里有30个学习、传习的图案。”王再臣说,他们开发的瓷盘系列获得了全国的陶瓷产品设计大赛金奖,还有喜伞、杯子、团扇等很多文创产品,也深受企业、单位喜爱,他们的活动、旅游纪念品都会选择这种有创意的产品。

思南土家族剪纸还通过“非遗+文创”,开发非遗文化衍生产品,提升产品的文化附加值。通过“非遗+研学”,既开发研学实践课程,搭建集非遗馆、保护传承、研学培训于一体的实践教育平台,又完善非遗馆展示厅的丰富互动演示和体验教学。同时将非遗文化与其他旅游资源相结合,提升旅游体验的丰富度和独特性。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