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阡:扎毛龙迎龙年 非遗手艺代代相传
2024/02/05    来源:石阡县文明网     点击:688   

舞毛龙、贺新春,是石阡县人民群众喜迎新年的传统习俗。随着春节临近,石阡县各地的毛龙编扎手艺人们也开始为春节期间“玩龙灯”做起了准备,作为非遗传承人的代鑫也带着他的团队开始了春节前的毛龙编扎工作。

2fde4118516d43269bcad10e675dbd061706841016081_download.jpg

在汤山街道城关村的代鑫非遗工匠创新工作室,一条形态逼真的仡佬毛龙陈列在大厅里,编扎手艺人们正忙着给毛龙进行收尾。代鑫向记者介绍道,石阡仡佬毛龙形态精致、逼真,首先原材料的选择就尤为关键,竹子的韧性要好。

“编扎这个毛龙,选竹是最关键的,砍的时候竹子必须要通直,所以选择荆竹是因为它的韧性好,你看这个篾丝,弯成这样都不会断。”省级仡佬毛龙非遗第六代传承人代鑫向记者介绍了编扎毛龙的取材技巧。

5b5053b892d04a54af4c91191dbcfb1f1706841016150_download.jpg

石阡仡佬毛龙先以粗而长的竹篾数片扎紧为龙脊,再用篾条约1.2米长,将剪成鞭炮状的有色纸缠成“火草杆”,两端扎在龙脊上,形成一个连接圈,数圈紧连成为龙身,龙脊每隔两米固定一根木棒“灯把”,用以支撑和舞动龙体,而龙头是整条毛龙的重中之重,编扎手艺也尤为繁琐。

“龙头里面有4个大圈,龙头做了过后再把8条篾丝弯成半圆形的。最复杂的就是工艺上的,这个祥云是一条篾丝,它不会夹断,都是这样以一条篾丝帮它弯成这个形状,所以这个是相当地慢的,而且工艺上相当地复杂。”最近,代鑫为大家讲解了龙头的制作过程。

68db268fa4cf4cf3aa050edef95f67e91706841016045_download.jpg

代鑫从小就跟随祖父辈学习编扎毛龙,现在是石阡仡佬毛龙的省级仡佬毛龙非遗第六代传承人。2016年,他成立了石阡仡佬毛龙文化有限公司,主营毛龙编扎和毛龙表演,引导更多的人来学习石阡仡佬毛龙的编扎,为石阡仡佬毛龙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省级仡佬毛龙非遗第六代传承人代鑫说:“这是祖辈传下来的手艺,我作为第六代传承人,希望能教更多的人,能把石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下去,发扬光大。”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