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5月17日 星期六 19:58:54 农历四月二十

印江:“三突出三打造”奋力推动梵净山“党建联盟”高质量发展
2022/11/07    来源:铜仁智慧党建云     点击:1123   

今年以来,铜仁市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梵净山保护管理工作的重要批示精神,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以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为重要抓手,深入实施“梵净山红·生态先锋”品牌,高质量引领基层党组织发展,用心用情用力抓好梵净山区域党建联盟紫薇片区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梵净山保护管理成效。

突出“共联共融”,打造党建联盟联合体。以健全组织体系、整合片区资源、夯实基层组织建设为目标,连结贯通各区域党建联盟力量,形成共联工作形态,倾力构建党建联合体。强党建引领,构建三级联动体系。按照“主体在片区、延伸到乡、落实到村、规范到点”的原则,努力探索适合“梵净山红·生态先锋”区域党建联盟紫薇片区工作机制,组建县级梵净山区域党建联盟工作专班,积极构建“乡镇党委书记带头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办公室人员详细抓”的工作格局。同时,从木黄、紫薇、罗场、缠溪等乡镇抽调精干力量组建专班,建立县、乡、村三级联动的梵净山区域党建联盟共联共融联合体运行机制,如罗场乡与梵净山保护管理站紫薇总站联合组建成立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地罗场乡共管委员会、梵净山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管理局茶元管理站。强区域联合,健全完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建立紫薇片区梵净山区域党建联盟联席会议制度,专题研究和讨论需要协调解决资源管护过程中遇到的热点、焦点、难点问题,每季度通报工作开展情况,建立健全定期联系沟通机制,每月与市、县结对联建单位党组织进行沟通对接,主动邀请联建单位党组织到试点村开展联建活动。目前,紫薇片区召开联席会议3次,讨论解决焦点难点问题18个,市、县联建单位到村开展联建活动17次。强阵地建设,确保工作实体化长效化。坚持“阵地融合、资源融合、平台融合”,在乡村两级建立党建联盟办公室,配备相关设施设备,党建联盟片区成员形象栏、构架图、区域图及各类制度全面上墙,宣传公示辖区党建联盟工作任务、职能职责,将联盟阵地打造成“梵净山红·生态先锋”品牌创建的坚强堡垒和服务党员群众的温馨家园,全力推动紫薇片区梵净山区域党建联盟实体化长效化规范运行。

突出“共商共治”,打造党建联盟结合体。强化党建引领推动工作,通过开展督促指导、调查研究、创新载体等形式,实现组织与组织、组织与区域、组织与片区居民的良性互动,凝心聚力促进联盟共创试点工作走深走实。强化指导抓落实,县级工作专班结合辖区具体情况,实地深入联建试点党支部(试点村)常态化开展调研,找准四个辖区联盟工作共识点,共商各项工作统筹部署。同时,加强对片区和辖区党建联盟联席会议部署工作的指导,定期对会议议定事项开展“回头看”,确保“梵净山红·生态先锋”党建工作落地落细。聚焦目标抓落实,坚持试点工作项目化管理、清单化推进,将公墓建设、乡村规划纳入今后重要议事日程来抓,将河道管理、环境卫生整治纳入当前重要工作来抓,将森林防火、资源保护纳入长期重点工作来抓,全面落实梵净山管理保护责任,着力解决党组织作用发挥不明显、梵净山保护管理责任不明晰等问题。推动“任务告知单、进度预警单、问题督查单、任务销号单、落实曝光单”的“五单”管理制度落实,定期明确辖区联席会议的重点任务和召集人的履职清单,确保各项工作推进有力有序。目前,制定紫薇片区重点任务通知3期,发出召集人履职清单3份。注重创新抓落实,聚焦梵净山区域党建联盟试点工作,大力推行“党建+”工作模式,发挥片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创新活动开展形式,加大对生态保护的宣传力度,建立健全巡山护林发现问题办结机制,将区域党建联盟工作纳入辖区内基层党组织“支部活动日”和行政村“村规民约”,组织开展“十佳标兵”“最美护林员”等评选活动,形成爱山护林共识。

突出“共创共赢”,打造党建联盟示范区。围绕“强党建、抓保护、促发展”的工作目标,进一步压紧压实联盟成员单位责任,通过集中优势力量、优势资源,形成共建、共管、共享的梵净山区域绿色生态发展保护示范区。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将辖区林地划分为17个小区,选派17个村级林长和河长,将森林资源保护纳入村级事务以及村级考核,今年以来,开展“党建联盟护水”行动2次,召开森林防火专题工作调度会26次,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宣传82场次,发放森林防火宣传单3000余份,试点村内户户签订严禁违规野外用火承诺书,切实筑牢梵净山缓冲区和核心区绿色生态屏障。产业发展方面,利用梵净山联盟区域发展林下经济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良好的生态、气候条件,探索发展林下食用菌仿野生栽培,与贵州科学院合作建立缠溪镇梵净山菌保护开发利用研究中心,以冷水溪村为核心区域,带动周边14个村发展林下仿野生食用菌200余亩、食用菌300余亩,野生菌保育面积5000余亩。解决稳定就业30余人,阶段性就业3330余人次,食用菌销售突破600万元。同时紧扣“红色木黄·会师小镇”主题,加快推进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推出“会师柏—会师广场—鱼泉河—会师纪念馆—二、六军团政治部—会师纪念碑”“长征文化步道公园”“政治理论学习—脱贫攻坚现场体验—重温红色文化—重品红军餐食—夜宿红色民宿”3条精品红色旅游线路,带动周边17个试点村900余人就业,红色资源结出“致富果”。绿色生态文明建设方面,以“保护森林资源·共享绿色发展”为切点,以村集体公益林补助资金为杠杆,以促进乡村治理为目的,在印江自治县罗场乡试点统一制定《罗场乡梵净山自然保护区村规民约》,全面推进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把乡村治理“任务命令”转为“激励引导”,用“小积分”推动绿色生态文明新风“大提升”。与此同时,充分发挥片区党建联盟联席会议办公室统筹作用、村党支部引领作用、农村党员带头示范作用,将试点村党员、组长、护林员编入村级网格化治理队伍,明确为村级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监督员、信息员和责任人,营造全民参与梵净山生态资源保护的良好氛围,切实提升村级自治能力和自治水平,真正把党建联盟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基层治理效能。(田锟)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