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山:万山镇“一约四会”让文明乡风润民心
2022/10/08    来源: 文明铜仁公众号     点击:1222   

推动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是当前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乡村振兴文明新风工作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铜仁市万山区万山镇充分发挥党建引领作用,以“一约四会”为抓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引导群众自觉破除陈规陋习,让文明新风吹进百姓心田,社会风气不断向善向上向好。

居民公约

让文明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万山镇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文明新风工作领导小组为统筹,根据前期制定的工作实施方案,明确工作职责,要求全体干部职工以身作则,认真学习相关文件精神,摒弃陈规陋习,树立文明新风,营造文明、健康的工作氛围。同时,由党建办、社会事务办和各社区共同配合,结合辖区实际情况,将移风易俗纳入居民公约,引导群众摒弃高价彩礼、人情攀比、厚葬薄养等陈规陋习。另一方面,明确各社区党支部书记为负责人,指导移风易俗工作,在充分尊重传统民俗的基础上,针对当前存在的陈规陋习,严格按照“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宴会不办”要求,对酒席类别、宴请桌数和人数及疫情防控都作出明确要求。

道德评议会

让社会风气不断向上向善向好

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组织开展“移风易俗树新风”主题活动,首先由各社区道德评议会推荐并筛选出符合条件的“文明家庭”候选名单,并综合考量各家庭在尊老爱幼、诚实守信、家风淳朴等方面的表现。今年以来,万山镇6个社区充分发挥道德评议会的作用,全面倡导移风易俗,对社区涌现出的好人好事,通过道德评议会予以表彰激励;对邻里关系和谐、互帮互助的先进典型在道德评议会上予以宣传肯定;对于不利于乡风文明的反面典型予以劝导教育……在万山镇,道德评议会成为居委会的“好助手”、居民们的“贴心人”,推动“弘扬美德传家风、移风易俗树新风”理念走进千家万户。

红白理事会

让“厚养薄葬”成为文明新风尚

万山镇各社区红白理事会充分发挥在文明治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广泛宣传集中治丧的好处,引导群众在统一的治丧场所进行治丧,解决了以往路边搭棚办丧、鞭炮震天响等影响群众生产生活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树立新风正气。同时,各社区红白理事会积极组织网格员、党员、志愿服务队,加大移风易俗宣传力度,把规范治丧的意义讲清、政策讲透、要求讲明,动员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今年以来,各社区入户开展红白喜事“打招呼”100余次,镇居两级召开移风易俗工作部署及排查研判会7场次,各社区召开移风易俗院坝会30余场次。

禁毒禁赌会

让群众增强对毒、赌危害的抵御意识

由镇综治办、社会事务办、社区共同协作,社区禁毒禁赌会发挥积极作用,详细掌握本辖区关于此项工作的基本情况,通过设立禁毒禁赌举报电话、信箱等形式,鼓励群众对聚众赌博、毒品违法犯罪等行为进行举报。每个季度组织开展一次禁毒禁赌院坝会,发放宣传资料,增强群众禁毒禁赌意识,引导群众树立“珍爱生命、远离毒品”的观念,自觉摒弃赌博陋习。

居民议事会

让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不断提高

过去,事关群众利益的重大决策,往往都是“少数人”说了算。而如今,居民议事会围绕民生实事和经济社会发展等事项,组织群众议事,广泛收集群众的心声、愿望和诉求,更加了解群众所思所盼所想,从而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进工作。同时,紧扣“议事”这个核心、紧抓“会议”这个平台、紧贴“民生”这个需求、紧盯“实效”这个目标,使广大群众有序参与基层治理,切实保障了广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实现了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的重大转变,进一步推进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生机活力。(罗芳霖)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