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科学养猪获益多
2022/06/16    来源:铜仁日报     点击:721   

说起养猪,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又臭又累,但在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新寨镇棬子村,猪倌给圈舍里铺上了一层厚厚的微生物发酵“床垫 ”后, 非但猪场不臭,养殖还省时省力。

盛夏时节,群山环绕的棬子村万物葱茏,一座由贵州绿尚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升级改造的规模化、标准化、现代化钢架结构养殖场立于山间。

走进养殖场内,偌大的养殖区只有两名饲养员,三间占地2500平方米左右的圈舍,与传统“单间”猪舍对比,这里的猪舍明显是“大寝室”,1000余头活力满满的仔猪在柔软蓬松的“床垫”上撒欢,自由觅食,整个猪舍竟没有一丝难闻的异味,令人惊讶不已,究其原因,秘密就藏在这张“床垫”里。

“我们一般说给猪铺‘床垫’,就是在圈舍里铺上垫料层,这份垫料层铺设很有讲究,必须采用谷壳、秸秆等透气性强的材料,最核心的当属我们加在里面的微生物。”据该公司养殖技术员杨玉林介绍,加入的活性有益微生物会对猪的排泄物进行分解发酵,臭味被去除。

“垫料层除了在用料上比较特殊,垫料的深度也有门道,标准的垫料层一共分为三层,厚度一般是80公分到1米,每一层的温度控制有所区别,底层最高温度可以达到70度到80度,它可以瞬间将细菌杀死,中层温度在50度到60度之间,是一个转换层,表层的温度在22度到30度之间,这是最适宜猪生长的温度。”杨玉林说。

当猪在进食时,部分垫料层会被猪吃到肚子里,加上饲养员在配制饲料时,也会在饮用水和饲料里添加微生物,微生物进入猪体后,会改善猪的肠道系统,进而提升食欲。

“大寝室”可以为猪提供良好的运动空间,使猪的体魄较传统养殖场里的猪更为强壮,生长速度和养殖周期也会缩短20余天。

目前,棬子村生态养殖场整个养殖区全部实行机械化、自动化操作,饲养员每天只需要将饲料投放进自动喂食机的机箱,启动自喂线系统开关,饲料便可通过传送带自动传输到喂食槽。猪舍垫料层也全部实行机械化翻耕,省去了配套化粪池等一系列养殖粪污处理系统,节约了大量人力财力,且分解过后的垫料层还能转化为有机肥,销售到刀坝黄精基地和周边乡镇的有机蔬菜基地,成为了发展现代农业的抢手货。

据了解,贵州绿尚鲜农业股份有限公司是2021年通过新寨镇政府牵线搭桥引进到棬子村,投入60多万元对闲置的旧猪场进行改造,成为生态环保养猪场,既盘活了以往闲置的村集体资产,又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目前,该养殖场每年出栏生猪2500头左右,为当地推动生态畜牧养殖开辟了新路径。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