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江:“五字诀”打造特色田园乡村
2022/05/26    来源:文明铜仁公众号     点击:854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刀坝镇共和村围绕“产业兴、生态美、乡风好、治理优、百姓富”的总目标,念好“五字诀”,全力推进特色田园乡村建设。

聚焦村庄要“和”

今年以来,刀坝镇共和村把试点建设工作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突破口,邀请贵州大学专业团队编制实施方案和村庄规划,细化项目清单,突出支部班子好、党员队伍好、规范作用好、组织生活好、机制运行好“五个好”。打造产业和、乡风和、治理和、文化和、人才和,全力推进该村“绿色乡村·多彩共和”建设,形成乡村振兴集成示范样板。

1.jpg

聚焦产业要“强”

该村积极构建“党支部+专业合作社+农户”产业链条,大力发展猕猴桃、金银花、微生物养猪、生态养鸡、烤烟等特色产业,带领村民持续增收致富。同步推进稻油轮作种植区、农耕体验区、重点产业发展区、重点养殖生态保育区、村庄核心建设区“五大板块”建设,做优产业、做强养殖、做大村集体经济。

目前,共和村成功引进贵州绿尚鲜微生物科技公司、印江联晟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种植猕猴桃1200亩、烤烟250亩、金银花100亩、水稻160亩、南瓜603亩,存栏生猪1200头、肉鸡1.2万羽,培育养殖大户12户、烤烟大户2户,建成产业路9.8公里、冷库1440立方米。

聚焦环境要“美”

由刀坝镇党政班子成员带队,驻村干部和村组干部参与,逐户开展人居环境大排查,建立“一户一档”303本,梳理汇总形成17项具体任务清单,全力提升人居环境质量。

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滥办酒席、环境卫生整治纳入“村规民约”,建立卫生管理制度、安全饮水管理制度、移风易俗丧葬管理制度,由村三职干部分组包片负责监督管理。

加强乡村人才队伍建设,整合组团帮扶干部、村组干部、春晖人士,成立共和村乡村振兴服务队,结合“党员活动日”,每月8日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日,组织开展农村环境卫生整治、殡葬改革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充分发挥农村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以上率下,形成党组织引领、党员示范、群众参与、共建共享美好家园的工作格局。目前,集中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4场次,召开群众会、院坝会宣传宣讲13场次。

4.jpg

聚焦乡风要“淳”

该镇充分发挥村党支部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战斗堡垒作用,完成村级阵地改造和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建设,细化乡风文明“积分制”管理细则,扎实推进移风易俗和乡风文明建设。

坚持党员带头公开承诺、带头申报登记、带头落实规定、带头接受监督,为群众树立榜样,积极发动党员干部入户宣传,树立文明新风尚。

召开座谈会,加强红白喜事监管和卫生费收取,帮助群众算好“人情账、经济账、健康账”,自觉抵制陈规陋习和歪风邪气,严格落实办酒审批制度。

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活动,组织村里的文艺志愿者成立文化表演服务队,收集土家蜡染、长号唢呐、傩戏花灯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展“唱响共和花灯·传承非遗文化”表演活动2场次,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今年以来,评选出“文明家庭”2户、“孝老爱亲”示范户2户、“环境卫生”示范户3户,有效推动形成文明乡风。

5.jpg

聚焦治理要“活”

该镇坚持以党组织领导为核心,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农村法治、德治、自治过程中并实现有机统一。突出“村规民约”的观念引导和行为约束,不断完善和落实基层民主决策、科学决策、依法决策制度,进一步运用好“四议两公开”工作法,让农民自己“说事、议事、主事”。抓实普法宣传和大调解工作,推动乡村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积极搭建数字化乡村联控联防平台,用好用活“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全力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积极开展反诈宣传、溯源治理、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不断推进基层治理现代化。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