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玉屏侗族自治县坚持以“民心党建”为引领,纵深推进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不断创新乡村治理模式,着力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的新时代基层治理新格局,开启了新时代乡村治理新篇章。
以党建为引领,打造基层治理新格局。印发了《玉屏侗族自治县实施“民心党建+X”乡村治理模式助推乡村振兴的实施意见》《玉屏侗族自治县“民心党建+‘三社’融合促‘三变’+春晖社”改革实施方案》等文件,将党建工作与发展、服务有机结合,按照“党建引领、自治基础、法治保障、德治支撑”的总体思路,构建以乡镇(街道)党委(党工委)、村(社区)党组织为领导核心,村(居)民委员会为主体,群团组织和社会组织为纽带,各类经济组织为支撑,联建帮扶部门共同参与的基层治理组织体系。紧扣基层治理中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不断探索新方法、新路径,切实增强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组织力,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
以自治为核心,激发基层治理新动力。健全完善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村民理事会、村民监事会等议事决策操作规程,全面落实村“两委”联席会议,严格执行“四议两公开”制度、村规民约(居民公约)合法性审查和备案制度,实现党组织领导下的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形成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和自我监督的新格局。截至目前,该县获得“全国村民自治模范县”荣誉1次,“全国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示范县)”荣誉3次;打造了省级“村规民约”示范村13个,市级“村规民约”示范村42个。
以德治为支撑,彰显基层治理新风尚。以“玉见最美·共创文明”主题文明实践活动为契机,把遵守村规民约、孝老爱亲、和睦团结、无厚葬薄养、铺张浪费、封建迷信等乡风文明作为首要标准和前置条件,开展“最美村寨”“最美庭院”“最美玉屏人”“最美志愿者”等评选活动,不断深入推动文明乡村建设。同时,以助推乡村振兴为抓手,充分发挥基层组织和群众智慧,结合基层治理存在的问题、旧习,有针对性地制定村规民约等自治条例,健全村规民约监督和奖惩机制。利用“文明积分”管理模式,量化考评标准,奖惩并举,树立正面典型,激发创先争优意识,提升村民道德文化水平,营造文明乡风。2021年以来,全县评选出“最美庭院”1025户,建立村级“文明储蓄所”“乡风文明积分兑换超市”21个。
以法治为保障,开拓基层治理新模式。以全面落实“谁执法谁普法、谁服务谁普法、谁主管谁普法”普法责任制为抓手,持续深入开展“法律八进”活动。充分利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新时代学习大讲堂、“玉屏掌上12348”“村(居)法律顾问群”等载体加强普法教育宣传,切实增强基层干部法治观念和为民意识。同时开展“民主法治示范村”“学法用法示范户”创建评选活动,推进法治乡村建设。还充分激发广大群众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热情,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风尚。截至目前,该县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活动36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35.1万余册(份);获得国家级“民主法治示范村”2个,省级7个,市级34个,县级5个;评选推荐出“学法用法示范户”市级10户、县级365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