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松桃:三抓三强筑牢疫情防控“红色城墙”
2021/08/16    来源:松桃县委组织部     点击:804   

今年以来,铜仁市松桃苗族自治县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把党的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疫情防控的“红色城墙”,抓全、抓严、抓细,全面夯实农村(社区)疫情防控,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1629097578754935.jpg

抓实“全”字,建强疫情防控组织体系

一是县级指挥,强化防控“一盘棋”。建立以县委书记、县长任组长,四家班子领导任副组长,县直相关部门主要领导为成员的松桃苗族自治县应对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设立办公室指挥调度中心、社会防控组、疫情监测管控救治组、物资保障组、舆论宣传组、督办检查组6个工作组,由副县级领导担任组长,统一领导、指挥和协调疫情防控工作,第一时间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和市委一系列决策部署,“一盘棋”系统安排部署疫情防控工作。二是乡镇组织,形成防控“头雁阵”。建立乡镇(街道)新冠病毒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27个,由乡镇(街道)党(工)委书记、乡镇长(办事处主任)任组长,乡镇(街道)党委班子成员任副组长,带头安排乡镇(街道)重点人员来松返松摸排、疫苗接种、防疫物资筹措等各项工作,强化对商场、超市、学校、接种点等人群集聚区域和场所管理,压实疫情防控主体责任。三是村级行动,组建防控“先锋队”。充分利用村(社区)党支部、乡村振兴工作队等力量,建立村(社区)疫情防控指挥部496个,组织乡村振兴工作队员、村(社区)“两委”干部、党员干部、一村一大等5600余名工作人员临时组建疫情防控先锋队,下沉到“村(社区)-网格小组-党员中心户”三级疫情防控网格,全方位加强疫情防控宣传和疫苗接种工作。

1629097592395391.png

抓实“严”字,建强疫情防控督导体系

一是包保责任“链条化”。采取“县级领导包乡、镇级干部包村、乡村振兴工作队、村(社区)干部包组”模式,实行“县、乡、村、党员中心户”四级包联责任制,做到层层包联、层层压实责任,构建疫情防控包保责任链条,实现督导检查、信息报送处置、部门联动协调、防疫知识宣传,重点人群排查、核酸检测、疫苗接种等各项工作“链条推进、链条压实、链条追踪”。二是多项督导“一体化”。成立县级疫情防控督查组13个,针对党员干部职工及重点行业从业人员疫苗接种情况、重点人群来松返松排查登记情况、疫情防控包保责任链条落实情况以及疫苗接种点、客车站、农贸市场、超市、学校等重点场所开展全方位暗访督查50余次,压实“多方责任”。三是重点督导“常态化”。紧紧围绕“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疫情防控排查,在进出松桃辖区路口处设立疫情防控服务点,采取“值班人员+督导人员”人员配备模式,对过往车辆、重点人群进行监测和劝返,对值班情况进行督导。全面督查大型会议、娱乐等人员集聚活动取消情况,严肃落实“谁组织、谁负责、问责谁”,针对接种点严格督查(健康码、行程码和接种码)查验、佩戴口罩、通风消杀等疫情防控要求,坚决防止聚集性疫情事件发生。目前累计核查车辆3000余辆,劝返中高风险地区返乡车辆100余辆,400余人。

1629097603442596.jpg

抓实“细”字,建强疫情防控宣传体系

一是党员干部“敲门”。充分利用“在职党员到社区报道”“一中心一张网十联户”工作机制,启动“乡镇吹哨、干部报到”模式,建立社区在职党员、驻村工作队、村组干部、网格员、党员代表、帮扶干部“六类人群”疫情防控宣传队,开展“敲门”行动,进村入户摸排返乡人员和疫苗接种宣传。目前,开展重点人群摸排和疫苗接种宣传12600余次。二是临时支部“驻点”。在公路卡口、大型社区、汽车站等重要站点组建临时党支部8个,切实做到盯紧每一个路口、守好每一个站点、坚守每一道防线。建立党员先锋志愿服务队,做好防控知识宣传、口罩发放、人员排查、车辆劝返、紧急救援等工作,动员广大党员“戴党徽、亮身份、到站点、作表率”。截止目前,开展路口、站点宣传及物资发放13000余人次。三是红色网格“服务”。整合工青妇志愿服务力量,在10个城市社区采取“红色网格+志愿服务”模式,发挥群团部门资源优势和网格化社会治理优势,通过社区“红色网格”微信收集居民群众的“急难盼怨”,组织志愿服务队员帮助解决开展宣传,为居民办好事、服好务。同时开展重点排查工作,精准摸排返松人员信息,及时录入上报;针对社区周围超市、水果店、小吃店、物流、企业等进行排查,加强对外来物资的防控,阻断外来疫情的间接传播途径。截止目前,帮助社区群众解决问题50余件,开展重点排查、宣传2300余人次。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