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哥来了,快坐,快坐!”在双江街道镇江社区经常都会听见群众们像见到了自己的亲人一样热情地向这位年轻小伙打着招呼,他的脸上也洋溢出“久旱逢甘霖”般的和颜悦色。
他叫陈真,2020年5月,被组织选派到江口县双江街道担任脱贫攻坚特派员,负责联系镇江社区。一年来,陈真用脚步丈量民意,用真心换取民心,真蹲实驻、真抓实干,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汗水洒在田间地头,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了自己的一份力量。
“作为党员干部,就是为群众服务,哪怕是鸡毛蒜皮的小事,也是群众的大事,绝不能忽略。”这是陈真习惯性挂在嘴边的几句信誓旦旦的话语。
其实,早在2015—2016年,他曾在江口县桃映镇桃映社区担任过驻村干部,也许是一年扎实工作经验的积累,因此,初到社区时,他对于社区里的工作流程、环境,干起来得心应手,信心十足!即使有再大的困难和烦恼他都能攥紧拳头、卯足了劲儿的一往无前,浑身上下散发出一种正能量的“熊熊火焰”,他丝毫不畏惧任何艰难险阻,他担心的是群众的难题不能得到解决,自己的能力不足不能够让困难群众顺心如意,他说的话就像他做的事一样,如出一辙。村民因为征地款迟迟未能到账的事情很是着急,因为这笔钱是等着给村民的爱人治病用的。得知这一情况,陈真主动向有关部门汇报工作情况,同时,带领社区“两委”干部和驻村工作队经过一个多星期的走访,终于了解到事情的缘由。通过开会和走访群众,查阅相关资料,耐心释法、说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把群众思想做通、做透,特别是老残、不识字的群众,他主动上门,核对身份信息和银行账号,最终征地款得以顺利分发到集体和群众手里。他真正做到了让群众信服,真正把群众的冷暖装入了心里。
他时常牢记着舒继学支书鼓励他的话。“基层群众工作就是这样,你要习惯,但不能任其发展。”要想走进群众,就得有直面群众的勇气和耐心,哪怕是得罪人的事也要干,只要公平、公正,无私心,他们终会理解并接受。
小事要抓,大事更要“撸起袖子加油干”。镇江社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气候宜人,种植观念深入人心。发展产业是脱贫致富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只有发展产业,才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保障,增收才是致富的根本。陈真与社区“两委”班子确定了“推进土地集中流转,实现村民稳定增收”的发展计划,陈真同驻村工作队、“两委”干部积极转换发展思路,拿出了绝不向困难低头、绝不向贫困弯腰,绝不向命运妥协“三个绝不”原则的气势,经过多方努力和磋商,通过种植传统乌心红薯和烤烟产业来突破发展瓶颈,并积极组建劳务公司,推荐就业,为贫困户稳定就业提供了机会,一方面增加社区“两委”的工资待遇,进一步激发他们干事创新的激情;另一方面,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及有劳动力群众提供就业岗位,给他们带来更多的收益。
万事开头难,个别村民心有怀疑迟迟不愿迈出第一步,负责落实的村干部也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陈真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为帮助群众树立脱贫致富的信心,陈真走村入户,与群众交流谈心,通过召开一系列群众会、院坝会,村民代表大会、上党课等形式,既丰富了群众的精神生活,又激发了群众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一次次动员社区“两委”干部:“做事要有始有终,就算再难也要把这件事做成,让理解支持我们的群众得到实惠!”社区“两委”干部和村民代表都积极行动起来,分头负责做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几轮攻坚后,终于实现了50万元连片种植的烤烟150亩、乌心红薯40亩,看着这一派丰收的场景,群众们喜笑颜开,在心里乐开了花。
乡村振兴发展,重头戏在乡村。镇江社区为推进乡村治理法治化进程,结合“民主法治示范村”创建活动,陈真带领社区“两委”干部积极开展社区法律明白人培训,切实提高居民的法制意识,通过普法宣传、法律服务和法治扶贫等举措,建立完善法律服务体系,搭建联组联户的法律服务平台,引导广大居民依法办事,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2020年年末,村民因为装修噪音较大,加之历史遗留公墙分摊问题,导致四户村民组织联合一起到现场阻挠其不让施工。听到这一情况,陈真立即赶往现场并劝退闹事人离开,避免了矛盾冲突升级。因双方情绪过于激动,调解一度陷入僵局。陈真听闻这一消息后,充分发挥人熟、地熟、情况熟等优势,积极主动走访周围群众,详细了解双方纠纷根源,并且按照当地村规民约,分别就双方争执的核心问题劝说开导,经过为期两天的调解及多次入户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双方最终达成了调解。
2019年6·29洪灾更是让人胆战心惊,陈真从走访发动、排除隐患、日值夜守等方面入手,筑起“三层防护网”,全力防汛排涝。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带领驻村工作队严守岗位,吃住在村,冲锋在防汛的第一线,时刻将责任扛在肩上。老百姓们由衷地拍手称赞:“我们社区有这样的好干部是我们的福气。”
如今,村民、干群之间,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每次走到群众家里,他们纷纷竖起大拇指:“这个年轻同志,真有两下子。”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驻村路上,他始终带着一种脚下沾了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淀了多少真情的情怀,用心用情为群众谋福利,持之以恒践行为民服务的诺言,担着一种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不负韶华,砥砺前行。(黄芮 吴乃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