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江:“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获全省第六名、全市第一名
2021/01/22    来源:微碧江     点击:1185   

2020年来,按照省、市“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要求,在区委、区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和全区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下,碧江区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区五地”发展战略目标,紧扣创建大投入、大整治、大创新、大宣传,强势推进“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不负众望,2020年度碧江区“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取得了全省第六名、全市第一名的好成绩。

1611297716149788.jpg

1611287169441298.jpg

主要做法是

 ↓↓↓

紧扣创建大投入,做实基础设施大文章。今年来,碧江区委、区政府领导高度重视,紧扣创建目标,强化统筹调度,多渠道运作项目资金,狠抓民生工程建设。一是投入2300万元对金滩桥头至花果山2.3公里沿江步道进行升级改造;投入5600万元对人行道、花池等工程进行了提质改造。二是投入3.6亿元实施5个集镇污水处理厂项目和413个村寨污水项目建设;投入2957万元新建了8座垃圾转运站和6座旅游公厕,提质改造15座老旧公厕;投入300多万元对农贸市场进行了提质改造。三是投入1333万元在主次干道路口新增17处红绿灯和电子警察监控设备,对东太大道全线及火车站路口交通组织进行了优化升级;投入800多万元新建了火车站、白水泥厂、金码头等社会化停车场,新增车位2000余个,同时在背街小巷、小区院落等区域施划了2771个停车位,城市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1611286853277691.jpg

紧扣创建大创新,探索打造亮点促示范。今年以来,碧江区围绕便民、利民、惠民下功夫,积极打造亮点促示范。一是围绕“锦江”修步道。投入2300万元对金滩桥头至花果山2.3公里沿江步道进行精细化打造,修建观景台、廊桥、景观柱、景观雕塑、文化墙、环保公厕,栽种景观苗木,铺设塑胶跑道、亲水步道,展现“城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景中”特色,彰显碧江“水乡城市”的独特魅力。二是围绕“野广告”抓治理。为杜绝“野广告”,今年来,碧江区投入120余万元在主次干道、背街小巷、小区院落等区城升级改造便民信息栏121块,为70多家疏通下水道、开锁换锁、家电维修的商户设置了永久性便民信息栏,有效杜绝了“野广告”蔓延势头,得到市民纷纷点赞。三是围绕“摩托车”停放抓示范。为杜绝摩托车乱停乱放,碧江区投入10多万元在城市主次干道、医院周边、商场周边、天桥下等区域打造了8个摩托车停放示范点,在人行道设置了U字形钢管护栏和摩托车停放标牌,对车辆停放区域和人通行区域进行隔离,摩托车乱停乱放现象得到有效控制,取得了初步成效。

1611286896421970.jpg

紧扣创建大整治,打好环境治理组合拳。碧江以全域旅游“六心”行动为抓手,强化部门联动,统筹推进,紧扣创建指标,查缺补漏,切实加大城乡环境卫生秩序大整治。一是围绕网格包保抓整治。制定创卫网格包保工作方案,将主城区划分为36个大网格179个网格,由121个区直部门和学校进行包保,改造背街小巷、小区院落基础设施,整治环境卫生秩序,截止目前区直部门投入包保经费240多万元。二是围绕主次干道抓整治。成立11个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组,加强城市主次干道六小行业、门面延伸、占道经营、酒店宾馆等领域的专项整治。目前共巡查酒店宾馆、商户29832家,发现问题4300个,规范店面延伸585家,下达整改通知书1048个,责令停业整顿224家,处罚100万余元。三是围绕交通秩序抓整治。加大对交通违法等不文明行为的整治力度,对车辆乱停乱放、开车不系安全带、开车打电话等进行曝光,截止目前曝光不文明行为共130余期,曝光1780辆车、230人次,同时查处各类道路交通违法41024起,劝导行人遵守交通规则1860余起。

1611287053352097.jpg

紧扣创建大宣传,构建全民行动大格局。碧江区以全民“共创、共建、共管、共享”为出发点,集众智、汇众力抓实“文明在行动·满意在贵州”活动暨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工作。一是深化干群大联动。紧扣创卫工作要求,积极组织区直各级各部门干部职工、社区干部、广大热心群众开展了网格包保和“爱国卫生日”等活动,积极引导广大市民参与文明行动,形成了人人关心,人人参与文明创建的良好局面。二是深化交管大行动。今年来,由区交管局牵头,组织区直单位干部职工、驾校学员,热心市民在全区开展了“文明交通·从我做起”志愿服务实践活动。对驾驶员斑马线不礼让行人、乱停乱放、随意变道掉头、开车打电话、不系安全带等不文明行为进行教育和处罚,对市民乱行乱窜、乱扔乱吐、翻越栏杆等不文明行为进行劝导,广大市民和机动车驾驶员良好的文明交通习惯逐渐养成。三是深化媒体大互动。依托宣传平台,曝光不文明行为,积极倡导全民参与创建;同时依托城市商铺、人行天桥、公园广场、公交站台、酒店宾馆、景区景点等区域LED显示屏和建筑工地围挡、高炮等阵地,加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创建公益广告宣传力度,唱响主旋律,传递正能量。碧江区文明创建工作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不断扩大,干群共创共管大格局逐渐形成。

1611286999533246.jpg

汗水浇灌成绩,奉献展现形象。

是碧江人“厚德铸铜、仁义致远”的智慧结出了这枚喜人的硕果;是碧江人勇于担当、敢于负责,勇于较真、敢于碰硬,勇于抓细、敢于落小,勇于吃苦、敢于吃亏的“四勇四敢”精神造就了今天的幸福碧江。

今后,

碧江人民将不忘初心,

继续前行,

争取更多更好的成绩。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