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桃民族文化书写“四个字”展示欣欣向荣新魅力
2019/03/01    来源:     点击:771   

    松桃县民族文化认真书写“四个字”,坚持“短板加长,长版加宽,宽板做优,优板擦亮”, 有效展示欣欣向荣新魅力,扎实推进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书写“出”字,苗绣文化出国门。创办了松桃梵净山苗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有限公司,以开发“松桃苗绣”为主,产品供不应求,经过10年艰苦努力,松桃苗绣从边远的苗寨走向全国,走向世界。20115月,“松桃苗绣”中的“苗族花鼓舞”刺绣系列作品,被中国外交部作为外交礼品。20139月,“松桃苗绣”鸽子花旋极图被联合国作为礼品使用。如今,该县已有2名省级、4名市级、34名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4名高级工艺美术师,17名市级民间工艺美术师。20157月,“松桃苗绣”成功注册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512月,创建的“鸽子花品牌”被认定为“贵州省著名商标”,也成为贵州文化旅游的商品名牌。“松桃苗绣”产品不仅畅销国内,更是漂洋过海,远销欧美、日本、东南亚及港澳台等国家和地区,年产值4000余万元。 

 书写“绝”字,绝技文化成百绝。该县上刀山、下火海、过刀桥、捞油锅、钢针穿喉、咬碗充饥、仙人合竹、竹竿蛋阵等以奇、绝独领风骚。如上刀山,表演时在场地中央竖一根安装有36把刀刃朝上的独木刀梯,刀刃锋利无比,吹毛即断。表演者赤脚踩在锋利的刀刃上,一步一步攀至顶端,其间要展示各种动作、姿式,两脚却无丝毫伤痕。下火海则是赤脚走在一排用炭火烧得通红的铁板上,手提两桶水或背负三两个人增大重量,观众可闻吱吱声响,可见冒出的缕缕青烟,还可嗅到一股人肉焦糊味,但表演者脚底皮肉并没有丝毫烫伤,这些苗族绝技绝活,曾多次在国内一些大城市及国外一些地区表演,蜚声海内外,已成为松桃一张独特的“文化名片被列为“全国百绝”。 

 书写“牌”字,传统文化打品牌。进一步强化包装打造“新春七天乐二月二四月八六月六苗绣”“花鼓”“银饰等特色文化品牌,在先后荣获国家文化部、中国民协、中国文联、省文化厅等单位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中国滚龙艺术之乡中国民间绝技文化之乡中国民族民间绝技绝活文化研究基地中国民间特技表演艺术之乡贵州花鼓艺术之乡的基础上,年内又新增加省文化厅授予贵州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 

 书写“彩”字,特色文化放异彩。持续抓好苗族绝技、苗族四面花鼓舞、苗绣、苗族“巴狄熊口传经典等优秀民族文化项目保护和技艺传习工作,2018年自筹资金20万元用于正大花鼓传习基地建设;完成《苗族(东部方言)口传经典》系列丛书与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的合作出版签约。成功将《苗族(东部方言)口传经典》系列丛书,列入国家重点出版物《“十三五国家重点图书、音像、电子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刘振斌) 

 

     | 铜仁市文明办

     | 安超

     | 张晓云

    田洪文